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性沟通】亲密关系中的“自大”体验

作者:谢颖灵   2016-11-08   11643次阅读   14个赞

壹点灵fuzhou心理咨询专家 谢颖灵

此篇继续阐述“性沟通”,其中的第三个阶段——相互呼应。

当下流行的日式有色小说、漫画越来越势不可挡,不仅男生爱看,很多女生也看。

日漫对性的呈现,有以下几个趋势特点:

1.女性物用化,边缘性,暴力倾向

2.性发泄的随意性使得其与学习工作等常规生活混淆

3.排他性逐渐淡化

通过图片、文字满足视觉、听觉(文字也是语言中的一种)的刺激,是性冲动的替代性缓解,本是被允许的,但某些小说与漫画的极端化示范,难免给性认识发展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植入错误引导。

这样的问题在8090后新婚家庭中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85后来访者咨询婚姻性关系,有的是对亲密行为有偏执观念。

例如,曾有一位求助者小王一开始的诉求是,妻子不贴心,不愿与自己亲密。

通过咨询对话得知,小王总是要求妻子在夫妻生活中说出小说里描述的话语。

偶尔的要求,妻子能做到接纳,但每次都这么要求,妻子无法理解,久而久之泛化为拒绝与丈夫拥抱、亲吻等一般的亲密接触,夫妻关系恶化。

回到前面的阅读体验讲,个体在阅读时思维进行情境再现,把自己代入式地成为“主角”,在“自我为中心”的精神世界中获得性体验。

沉浸在这种自我为中心的再现思维中时间长了,会投射在与伴侣的真实接触情境中,也就是下意识屏蔽对方的感受。

夫妻或情侣在互动的亲密关系中能够得到以下内容的提升:

一是,感受被需要的感觉(我被需要,我即有用);

二是,感受自身具有生命存续的能量;

三是,提升呼应他人感受的人际交往能力。

前两者都是自我为中心的体验,根据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理论来讲,即正性力比多最直接的表达。

上述第三者“下意识屏蔽对方的感受”,就是把自我为中心扩大化了,包括两点:

1.不管别人感受好不好,不管当下所处的环境是否允许,都得满足我的需要。

2.我不愿意随时感知对方需求,与别人接触的目的是为我所用。

也就是科胡特的个体心理学所说的“自恋”,而这是病态性自恋的一种呈现——自大

当然,这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夸大其词,而是在与人、与环境的互动中,把自己的感感受的重要性放大了。

所以,性沟通中的相互呼应,指的是“我愿意随时感知你的感受和需要,我愿意根据你的感受动态适度调整我的需要”。

这里的“你”,即可以是爱人、伴侣,也可以是所处的环境。这也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

正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际互动便是力比多的相互作用。

求助者小王就是典型的缺失了主动感知对爱人的需求的能力,这样的亲密关系不是“互动”,而更像妻子这一方被“物用”了。

人是平等的,人性更是平等的,在感受到被物用时人们常常都会激起愤怒,妻子便是如此,她采用了拒绝连接的方法表示反抗。

那么,为什么说相互呼应也包括对所处的环境的呼应呢?

“自大”在性体验中可能会导致性发泄的随意性,青少年在性萌动成长阶段,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手淫。

青年在与工作场合偏向以性诱惑(比如过分关注打扮,刻意地频繁补妆,暧昧称呼)来淡化工作焦虑

如果能觉察到自身性冲动常规的产生频率和强度,适度地通过运动锻炼、学习感兴趣的技能等方式转化冲动能量,就能有足够的自制力让自己选择在隐私并安全的环境下释放,对工作、学习等环境理性规避性能量表达。

当然,性认知是从婴儿开始发展,到中年甚至更高的年龄,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在与人的接触交往中不断丰富、稳定,并内化到其他行为中,是十分漫长的过程。

与伴侣的亲密,若出现性沟通的困扰,有时候并不容易单靠自己的力量去化解,必要时,应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化解潜在危机。

小家和谐,万事方顺。

☆我是谢颖灵

福州心理咨询

我擅长以下领域

擅长婚恋问题,人际交往,亲子关系,职场问题,个人成长等问题的咨询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4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