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与自卑和解,找到自信 (一)

作者:左凤霞   2018-01-06   1591次阅读   4个赞

在平台上,经常能看到关于自卑的话题。很多人会问不自信怎么办?害怕与人交往怎么办?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怎么办?其实这里面都含有自卑的部分。怎么才能不自卑?我要告诉你一个真相,那就是———再怎么自信的人,一定都有自卑的部分。所以,重点不是要做一个不自卑的人,重点是我们怎么样处理我们的自卑。


自卑,源于不自信,自我价值感较低。通常感觉自卑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如果我们能识别这些不合理的认知,那么就离自卑远一点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十个典型的不合理认知吧:

    

一、非此即彼思维

非此即彼思维是完美主义的根源,极端的思维模式。比如一位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偶尔一次考试失败,就说:我就是蠢笨至极的!我就是个废物!这样的思维认为任何事都是黑白分明的,中间的灰色地带绝不存在。

    

二、以偏概全

你武断的认为某件事如果发生过一次,就会反复再次发生。比如,一个人出门看见戴黑纱的人,然后遇到了一些事,他就认为是不吉利的,只要遇到戴黑纱的人,肯定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再比如,一个害羞的小伙子鼓起勇气约了一位姑娘,但姑娘因为已约了人而礼貌地拒绝了他,小伙子就对自己说:我永远也约不到姑娘了,这辈子肯定就这么孤独终老了!

    

三、消极注视

你在一种情境中只看到其中那部分消极的细节,并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消极的。比如朋友偶尔一次的拒绝,就觉得世上人情冷漠,而忘记了朋友多次帮助自己的时候。再比如,考试答错了20道题,就觉得肯定会不及格了,而忘了自己答对了80题。

    

四、否定正面思考

这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认知扭曲,它会把正面的快乐体验变为负面体验。当你习惯为这些负面思维找证据时,你将无法欣赏美好的事物。比如,有人赞美你的外表或工作时,你很可能会很自然地想:“他们只是客套一下而已。”你无形之中就将别人的赞美化解殆尽了。你总是给自己的优点泼冷水,你的生活不凄惨才怪呢。

    

五、妄下结论

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假如你给一位朋友打电话,过了很长时间,他却没回你的电话。然后你心烦意乱,你认为朋友就是不想接你电话也不想回你电话。然后你更恼火,决定不再打电话给他,也不再追究真相,因为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再打电话给他,他会认为我纠缠不休。我可丢不起这个人。”于是,你便躲着你的朋友,并视之为奇耻大辱。一个月后,你听这位朋友说手机坏了,根本不知道你打过电话。原来,所有的折磨都是自找的。这种自寻烦恼的行为模式可能会形成自证预言,使人际关系中出现负性循环,其实在一开始什么事也没有。

    

六、放大和缩小

通常,你会在检视自身错误或不完美之处时使用放大,而在考虑自己的优点时使用缩小。如果你放大不完美之处,缩小优点,你肯定会感到自卑。比如,在某个场合,你说错一句话,你认为你彻底完了,这个错误会世人皆知,你的名声会全毁了。而当你付出很多努力做成一件事时,你认为只是你运气好而已。

    

七、情绪化推理

你把情绪当成了事实的依据。你的逻辑是:”我觉得我是个废物,因此,我肯定是个废物。” “我感觉很绝望,所以问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了。”

你每次心情低落时,几乎都有情绪化推理在使坏,你深信事实就是如此,甚至没有想到去质疑导致这种感觉的假设是否正确。而情绪化推理的一个常见后果就是拖拉,“一想到这乱糟糟的桌面,我就烦得要死,看来清理干净是不可能的了。”其实不是清理工作难,只是你的消极感觉让你没了开始的动力。

    

八、“应该”句式

看上去“上进”的人,总是这样对自己说:“我应该做这个”或“我必须做那个”,而这个要求往往是过高的或者是永无止境的。这样只会让你感觉压力重重,最终只会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九、乱贴标签

只要用开头为”我是个......”的句子描述你的错误时,你就很可能会给自己贴标签。比如一个投资失败的人,可能会想“我是个失败的人”,而不是“我选错股票了“。考试考砸了的人,可能会想“我是个永远也学不好的学渣”,而不是“这次没好好复习”或者是“复习的方法是不是不够好?”。这样的标签,让你忽略了导致问题的真正因素,而失去改正的勇气和信心。

    

十、罪责归己

即使某个负面事件与你无关,你还是会武断地认为这件事的罪责在于自己,都是因为你的错,才导致了事情的发生。继而证明了你的无能。比如一个孩子的妈妈,在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就认为自己是个糟糕失败的妈妈,都是自己没有教好。


如果你有过以上这些想法,千万不要觉得羞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绝对包括我自己,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刻,我们也都多少有过类似的想法。所以,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现在我们察觉了这些想法,正视了自己的自卑,那接下来要如何改变呢?请继续关注系列文之二。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4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