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你不笨,你只是不懂借势!

作者:徐蓓芬   2018-09-06   4076次阅读   5个赞

  1

  你是不是会有这样一些困惑?

  明明没有恶意,却把别人惹毛了?

  明明想要靠近,却让他越走越远?

  明明那么努力,却总是功败垂成?

  人际关系总不顺滑,亲密关系老有杂念,与成功的距离总是似近实远。要说自己的智商也不低,为什么总有种“笨笨”的感觉呢?


e484e34ded420dc82f9d9072c761d372.jpg

  2

  常常听到一句话,好心办了坏事。难道是因为好心人都是愚人吗?

  诚然,个别人的情商和智商确实存在问题,天生不具备助人的能力,帮了“倒忙”也在情理之中。但大部分人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分析一下其中原因,不懂借势或许是关键所在。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事说自己有很多缺点需要好好努力,你认同道:这的确太糟糕了,笨鸟就应该先飞嘛,正好我这几方面都比你强,我可以教你!结果没过几天发现同事对自己爱理不理的,心里还挺委屈的,明明自己用满满的同理心回应了同事的低自尊状态,还用了笨鸟先飞的故事激励他积极进取,却反而被赤果果地疏远了,你可能感到茫然一片,暗暗抱怨“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3

  但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贬低自己,尤其是当众吐露自己有缺陷。一个极度低自尊或者抑郁状态的人或许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因为自我贬低就是一种心理疾病的症状。但一个拥有正常社会生活的人会选择自曝其短,多数是为了博取他人同情,并非真的贬谪自己,常常是一种谦虚的表现。

  所以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共情的是这份位于吐槽背后的谦虚心态,若要建立关系,缺点绝对不是你需要关注的重心。你要做的是对这个人给予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你可以这样回应他:所谓人无完人,专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便是工作得力的最佳表现,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当你了解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趋势变化,你就可以做到准确共情。反之,你若不懂借势行事,往往吃力不讨好,盲目地雪中送炭不亚于火上浇油,最终只会惹来别人厌恶的眼神。


a287c7df9a93f9f2794208c9910cbb00.jpg

  4

  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受到周瑜的刁难,要他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以充军需。这任务任谁看了都觉得苛刻,但诸葛亮一点都不觉得烦难,欣然领命,且淡定表示只需3天。之后在一个大雾天,他悄悄向鲁肃借了20只草船并数百将士,擂鼓佯装进攻,结果敌军以为受到突袭,拼命射箭,于是诸葛亮用船上的草靶子截住了敌军射来的无数箭矢,总数远超十万支,诸葛亮立下奇功。

  诸葛亮使出的这个奇招,简直是借势的典范!草船是问别人借的,箭矢是问敌军借的,大雾是向大自然借的,他所做的就是把它们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展示出来,那便是神机妙算!

  就好比有些人的五官拆开来看普普通通,但组合在一起就特别地美。

  5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不光是审美观、价值观等,连道德体系也在不断变化。而且由于这诸多变化并不都是均匀的,有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不光存在断层,而且还会同时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断层容易造成隔阂,矛盾容易导致冲突,这些隔阂和冲突往往具有隐匿性,所以就更需要我们通过借势来化解。


85bff0dec48dd9652f90c4144d1a65fd.jpg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借势呢?

  首先,我们应主动了解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了解别人和我们的不同之处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不同于我们价值体系的观点和或现象,我们常常会不假思索地进行拒绝。试着不要这样做,请进行慎重的思考,纵横两个方向多角度地深入观察和挖掘会大大拓宽你的认知范围,从而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比如你可以运用手头的信息创建一个思维导图,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想法或概念的不同部分。

  思考过后即使你仍然选择说“不”,但这样的思考会让你少一分傲慢,多一分从容。

  其次,凡事不要只看表面,你的任何决策应该基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分析。

  比如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会发光的却不一定是金子。凡事想深一些,发生误判的几率就会小一些。

  当然,现实生活经常是纷繁复杂的。想要认清各种势的规律,还是要多看书、多揣摩,仔细观察、认真实践,方能借势成事。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5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