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关于幼儿是不是一定要上幼儿园

作者:徐姗姗   2023-04-22   1157次阅读   0个赞

a76c5ab17d42bb38b060b798d77b4ed0.jpg

传统意义上,我们普遍认为幼儿到了一定年纪就要上幼儿园,不过近期我感受到了一些关于幼儿是不是一定要上幼儿园的质疑。

当在网上搜索“孩子可以不上幼儿园吗?”时,大概有两大类回复:

一是认为幼儿园还是要上的,小朋友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且现在的孩子在上学前都是把一年级的课程学完,孩子不上幼儿园的话等到上小学的时候会很吃力。

另一类认为孩子可以不上幼儿园,国家只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不包含小学前的任何教育,幼儿园只是家长为了孩子在学前有个良好的开始,所进行的自己的选择。

大体上看,两方面意见都有相应的道理,不过也有明显的漏洞。

如果说上幼儿园是为了把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便于做好学前学习准备,那么不上幼儿园的孩子,只要在家日常适当安排一部分学习时间,就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如果说不上幼儿园,只是因为国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而可上也可不上,似乎也有点本末倒置。

而“小朋友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以及孩子上不上幼儿园背后是“家长所进行的自由选择”,这两句话却道出了问题的关键。

是的,这是家长对孩子所进行的选择,这个选择关乎孩子的成长,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理所当然,但我们不得不弄清楚,这个选择的背后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位90后宝妈分享的孩子不上幼儿园,而是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她陪伴孩子到处旅行、各类体验、寓学于玩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

很多网友表示羡慕这样的育娃方式,还有的说如果自己经济情况允许,也希望孩子能这样度过幼儿期。

不得不佩服“九零后整顿育儿”的魄力,也可以说,这位90后宝妈在育儿上掀起了一股新思潮,这是对孩子要不要上幼儿园的清醒解读,是对这一选择的霸气接盘。

如果是像这位宝妈一样,花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带孩子花样体验生活、增长见识、玩出快乐,那么不上幼儿园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现实中,前段时间还遇到过一个不想让孩子上幼儿园,却又没有清醒选择的故事。

小云也是一位90后宝妈,家有两个儿子,她说自己的小儿子两岁多,瘦瘦小小脸色发黄,自己总担心他吃不好,所以平时自己会格外关心他,而他也回报自己更多的温暖和爱。

小小的他就会背古诗了,还有想要上幼儿园的念头,曾跟她多次提过对于上幼儿园的向往。

不过小云说还想让给他玩两年再上幼儿园,认为他现在需要探索、玩闹、游戏、观察、交朋友,想让他玩够了再去读书。

觉得他玩够了就会厌倦,厌倦了就想去读书,就不会对玩儿再抱有太大的乐趣。

理论上讲是没什么问题,不过有一点就是,我对小云说,上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在前两年也是以游戏为主。

而且小云所说到的这些体验,也经常是可以在幼儿园同时得到的,幼儿园当然不只是读书,或者说,更多的是游戏和玩乐。

能感觉到小云对小儿子的担忧和不舍,但是如果仅仅因为这些就选择让孩子晚两年上幼儿园,而且还是不顾孩子自己的想法,就会有些不妥。

身边有个朋友的孩子,就是五岁才去读的幼儿园,因为突然不适应天天哭,适应的时间也比3岁入园的孩子要久一些。

幼教老师说越小的孩子适应越快,大点之后他就已经养成自己的思维习惯,纠正和适应起来就会很费力。

另外,即使两岁多的孩子也开始发展自我意识了,他们对自己的事情往往开始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关于他要不要上幼儿园其实也要尊重他基本的意愿。

对于不想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要选择让孩子上,也要跟孩子进行沟通,并且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准备和适应。

对于有了明确的想上幼儿园意愿的孩子,如果家长出于各方面的原因选择不让孩子上,从内在来看,就有所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要求。

关于幼儿是不是一定要上幼儿园的话题,在我们为孩子进行选择的背后,还有一些基本的内容要考虑。

尤其是对于像小云一样,对有关孩子的选择存在困扰和犹疑不定的,更要了解这些内容。

1、了解学龄初期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任务。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

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其中,学龄初期(3~5岁)的主要发展特点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讥笑或压制幼儿的自主性、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容易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所以,对于即将进入学龄初期的孩子来讲,尊重和鼓励孩子的主动探索新环境、新事物的心理发展需求就是这一阶段育儿的关键。

有网友说,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也是关键,不能只看幼儿园教出来的孩子会认多少字,会读多少书,而是要看他对孩子的思维是持鼓励态度还是扼杀。

所以,关键不是上不上幼儿园,如果说上了一个限制和扼杀了孩子自主、创造思维的幼儿园,那还不如不上。

如果说不上幼儿园,自我规划的生活更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鼓励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那就应该不上。

2、学会适当放手,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有人说亲子教育是一场父母的修行,学会放手有时候比学会爱更重要。

曾经有篇文章说到,让孩子学会独立,要从父母放手开始。

首先,要鼓励孩子的探索思维。

每个孩子都有自由探索的天性,孩子在探索的时候免不了要犯错误,那么作为父母要宽容孩子的这种探索思维,要有足够的肚量和理解力。

其次,应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

在生活中,孩子免不了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很多孩子一碰到困难就会找父母,想着父母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其实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努力地去学会解决。

当孩子无法解决时,父母可以在旁给出意见或提示,引导孩子解决困难,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体验到战胜困难的乐趣。

最后,应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更能锻炼孩子的处事能力,当几个孩子之间出现矛盾、导致谁都不理谁时,家长可以不要参与也不要干预,让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这样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

总之,放手是对孩子更好的爱,但并非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

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独立自主地自己做决定,独立承担决定的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更广阔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3、读书和玩乐不是排它的,都能做到全情投入才最佳状态。

学习娱乐两不误,最佳地状态是都每个时刻做到全情投入。

学生党中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学习娱乐两不误的,而且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的秘诀在于全情投入。

玩儿的时候尽情地玩儿,学习的时候做到心无旁骛。

这样的全情投入,会让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至于带着不安和焦虑,学习的时候想玩儿,玩儿的时候又觉得该学习,也就是养成了自律的习惯。

每一次的全情投入会体验心流感受,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不管是学习还是娱乐都是快乐的。

所以,不管是认为幼儿园是为了打好学前学习基础,还是认为孩子只有玩的厌恶了才能读书,其实都是片面的,是对学习和玩乐二元对立了。

不管是大家多数意义上的选择让孩子上幼儿园,还是少数考虑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上还是不上,而是怎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交往能力,鼓励孩子的主动感和探索欲。

从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角度,而不是自己不舍得放手的忧虑。

是清楚影响而后从优选择,而不是模棱两可、忽视孩子的自主要求。

让我们做一个清醒育儿的宝妈,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并能带给孩子张弛有度的引导,和温暖而有力量的爱。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