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身边的心理学:你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吗?

作者:林丛   2022-08-17   981次阅读   0个赞

心理学家洛钦斯(A.S.Lochins)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用两完全杜撰的故事作为实验材料,去描述一个叫詹姆的学生的生活片段,两个故事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故事A呈现的是热情外向的詹姆,故事B则描绘了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两个故事分别如下:

 

故事A:詹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而后詹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着店员对他的注意,一边和熟人聊起了天。他买好文具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一个朋友,他和朋友打了招呼,然后告别他、走向了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两人聊了几句后相互道别。

 

故事B:放学后,詹姆独自离开教室走出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阳光非常耀眼,他走在阴凉的一边,他看见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遇到过的那个漂亮的女孩。詹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詹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的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边的椅子上喝着饮料,喝完之后就回家去了。

 

洛钦斯对这两段故事进行排列,并分别呈现给四组相同人数的被试:第一组先看A后看B,第二组先看B后看A,第三组只看A,第四组只看B。看完后,要求他们对詹姆做出评价。

 

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詹姆是个比较热情而外向的人;第二组被试只有18%的人认为詹姆是个外向的人;第三组被试中有95%的人认为詹姆是个外向的人;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詹姆是个外向的人。

 

同样两个故事,只是单纯调换一下顺序,就可以让人形成完全不同的评价因为对于最初接收到的信息,我们总是会有更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们的判断——这就是首因效应,也即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1、“首因效应”的成因

 

关于“首因效应”的成因,目前似乎还没有明确的神经生物理论研究;如果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有两种比较主流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收到的信息构成我们大脑中的记忆图示,后续的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示当中去,相当于被其同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最初信息的相关痕迹和色彩。

 

比如你现在急于要盖一栋房子,我先给你一堆木头和钉子,你就会用它们来搭建一栋木屋;然后我再给你一些钢筋、砖头和水泥,你通常也只会用它们来建造一些附属设施——比如仓库、壁炉、烟囱之类的,房屋整体仍然是木质结构。

 

但如果我先给你的是钢筋、砖头和水泥,然后再给你木头和钉子,你就会建一栋砖混结构的房子,木头则会被用来打造附属设置——比如桌椅板凳、花园的栅栏之类。

 

人际交往当中,初次见到某个人后,我们会需要迅速建立起对他的印象和判断(就像急于盖房子),而所用的素材就是他最先呈现给我们的信息(建筑材料);印象具体怎么样(建成何种房子),取决于信息的内容偏向(先获得何种建筑材料)。

 

另一种解释是基于注意机制的。部分学者认为,先获得的信息因为没有其他干扰、会得到更多的注意,进而被更精细地提取和加工;后获得的信息则易受忽视,加工也更粗略。

 

还是用盖房子来举例:你好不容易用木头吭哧吭哧搭了个房子,差不多能住,力气也花干净了,我再给你一堆其他建筑材料,你也懒得再动,顶多糊弄糊弄、随便搭点东西拉倒。

 

 

2、“首因效应”的影响

 

它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无疑是人际交往。尤其在一些需要短时间内形成整体判断的场合,它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比如面试,面试官往往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的时间来接触面试者,这短暂时间内的表现几乎就是面试官评判的唯一标准。此时,“首因效应”效果被大大放大,而且其“首因”所覆盖的时间范围也被大大压缩——面试开始的几秒钟,你的结局也许就已经注定。

 

我参加过公务员面试的培训,一直认为所谓“结构化面试”应该非常看重面试者对相应问题给出的答案内容,毕竟这些问题都是精心设计的、用于考核相关能力的工具。

 

工作多年后,我和一个公务员面试的面试官交流时,发现当初自己错得离谱——比起答案,他们更看重面试者的言行举止,尤其是从进门到落座这一过程:

 

“有的人进来畏畏缩缩、打招呼声音都发抖,一看就胆小怕事、没啥担当;有的人进来看着规规矩矩,但招呼打得跟客服似的,培训痕迹太重,一看就没有自主工作的能力;那些进门招呼都不打、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就更不行了,你能指望他对工作有敬畏心吗?这些基本都是不能要的。”

 

这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只占不到1%的时间,却几乎决定了99%的结果。

 

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公正”的评判;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许也能够利用它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3、“首因效应”可逆转吗?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另外一个概念——“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指一些更新鲜的、更接近当前时间的信息会发挥更大的影响。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就是“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的。近因向首因转换的相关实验结果目前仍有疑问(结论无法在不同实验中重复被观测到),但首因向近因的转换已被更多地证实。

 

2002年,《心理科学》刊载了一个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开展的实验研究,大致内容是让多组不同的被试按不同的顺序要求、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后去回忆曾出现的文字。

 

研究发现,如果在文字呈现完毕后立刻要求被试进行回忆,准确率呈现明显“首因效应”强于“近因效应”的表现——第一个出现的文字准确率最高,最后一个出现的文字次之;

 

但如果在文字呈现完毕后,不立即要求被试回忆,而是先等待10秒在回忆,准确率则呈现相反的规律——最后一个出现的文字准确率最高,第一个文字次之。

 

哪怕被试被明确要求从头到尾逐一回忆,10秒等待后,准确率最高的仍然是最后一个文字。

 

这一实验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首因效应”的影响是可以被打破的,它会逐渐被更新的、更近的信息所取代;而且,从实际生活体验中可以发现,这些新信息的量越多、越持续、反差越大,就越能取代“首因效应”的影响。

 

比如,翟天临和赵立新原本都是具有不错口碑的演员,无论谈吐、演技还是外形都能给人“靠谱”的第一印象;但后来,一个立着学霸人设却“不知知网”,一个顶着“老戏骨”的名头却公然给侵略者洗地,这些足够具有冲击性和反差度的“近因”直接颠覆第一印象,让他们名誉扫地。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努力,扭转曾经糟糕的第一印象,也会因为一些表现,摧毁曾经良好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人际交往当中。我们会因此被他人刻意的伪装所迷惑,也可能曾利用它去伪装自己。

 

它既是机会,也是风险。但如果情况允许,“不确定,再看看”或许会是个更棒的策略。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