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说说“逼婚”那点事

作者:张明   2017-09-07   1983次阅读   3个赞

壹点灵shanghai心理咨询专家 张明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便是俗语:“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出处,我们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大圆满,完满的事物,很多文学作品、民谣、俚语也都是偏向好的、积极的一面,表达心中对美好愿望的祈愿。

可是现实世界中,人世情感带有很大的变动性,让人捉摸不透、看不透也说不透,尤其是在谈论喜欢或爱的感受、理解时。本来关于爱情的思考是关乎自己的事,可是中国传统千年的文化中遗留着一种三纲五常诟病,善男信女们面对婚姻时都是遵守着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道德约束。后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人们慢慢接受新思潮的影响,追求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从此以后,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们都接受婚姻是以双方爱恋、愿意的基础上建立的,除了一些比较偏远或相对落后的地区。

可是就在文明、制度、科技高度发的的今天中国,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逼婚”潮,本来“逼婚”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说白了,就是当儿女到了适婚年龄,父母比较着急,会采取一些方法,比如相亲来催促儿女们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奇怪的地方却是,现在父母们“逼婚”的对象越来越年轻化,“逼婚”的方法手段也变得“丰富多彩”:

赵茜茜(化名)今年21岁,安徽人,过了这个暑假就将迈入大四。她与男友最近刚刚分手,没想到母亲的“相亲雷达”竟达到灵敏度10级,一到暑假便开始给她张罗起“新感情”来。

“妈,我这么年轻貌美,用不着您介绍!”第一次从母亲嘴里听到“相亲”两个字时,赵茜茜拒绝了。

“年轻貌美就更需要妈妈帮你把好关,免得被人骗。”为了说服女儿去相亲,母亲用尽了各种方法。暑期实习忙得焦头烂额之际,赵茜茜还要强打精神应对隔三差五的“花式催相亲”。

下雨天,她犯了腰疼的老毛病,想让妈妈帮揉揉,妈妈却哼了一声,说自己没空,让她“自己找个对象”帮揉;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妈妈一定会旁敲侧击“刺探军情”,问她打算怎么过,介不介意去认识几个新朋友;到后来,母亲甚至还用上了激将法,放话表示,她介绍的对象一定比赵茜茜前男友强10倍,不信的话,她可以亲自去看看。

不管母亲如何软磨硬泡,赵茜茜本能地排斥相亲这种做法。命中注定、自然而然发生的缘分是她一直向往的交友方式,而在她眼里,相亲的世界里,一切都以物质条件为基准,她总觉得相亲来的感情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目的不纯”。

对于她的这一想法,妈妈直称幼稚,“所谓命中注定,不过是你在出门喝咖啡的时候,偶然遇到了对口味的,而相亲无非是把需要出门买的咖啡端上桌来喝,这杯咖啡还是妈妈亲手挑选磨好的。只要结果一样,何必那么在意过程呢?”

“我还这么小,又不是老姑娘,至于那么急吗?”她只得退一步,拿年龄当挡箭牌。

“不小了!”妈妈提高调门,“又不是要求你马上结婚,就当多认识几个朋友也好,你们小姑娘看男人的眼光不成熟,得多接触一些优秀男人,以后才不会吃亏上当。”

与赵茜茜的无奈周旋不同,20岁的孙妮(化名)在得知父母帮自己安排了相亲时,气得几乎要离家出走。

孙妮的父母采取了先斩后奏的方式。本以为是个普通的家庭聚餐,当孙妮下了课从学校赶到饭店时,却看到饭桌旁正襟危坐的两家人。一时间,她感到错愕、惊讶,被欺骗、被出卖的情绪从脚心涌到头顶。

由于父母老来得子,她从小就被管得比较严,从高中文理分科,到大学填志愿,再到如今的相亲,父母强势地管控着她人生中的每一个关口。“我感觉相亲都是些条件不怎么好、靠自己找不到对象的人参加的,为什么他们这么着急安排我相亲,难道我在他们眼里那么差劲吗?”孙妮委屈地说。

还未走出校门,就被安排相亲的大学生不止赵茜茜和孙妮。在微博、豆瓣、天涯等社交平台上搜索“大学生相亲”等字样,能发现很多在校大学生诉说过自己的被相亲经历,且评论区里同病相怜者众多;知乎上有个关于“90后年轻人被催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的问题,400多名用户进行了回答,大部分人都是在分享自己被家人强行安排相亲时的恐惧。

以上仅仅是一则中国新闻网一篇名为《女大学生遭妈妈"花式催相亲" 相亲低龄化时代来临?》的报道。

从报道中我们看到了90后面对“逼婚”时的无奈和面对父母焦虑情绪时的无助。但是究其原因,为何?90后的父母们在面临儿女婚姻问题时,内心会充斥着满满的焦虑感,给人一种婚姻大事不得儿戏、我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儿女把把关,不能出现婚姻不幸福的现象。

在心理学中有个词汇叫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们现在讨论的各种花式“逼婚”的出现,根本原因就是,身为90后的年轻人们,自己父母原生家庭发展出来的负面影响导致的心理焦虑感。因为身为90后的父母们,他们经历过时代的巨大变革,内心很清楚,在阶层分化、社会财富分配、权利分配等很多社会性因素上会出现很多正当年轻子女们不能承担的东西,比如说贫富差距、阶级地位等。父母的出发点可以说是以自私的欲望驱动的,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才进行逼婚,甚至回到旧时代的媒妁之言与父母之命。”,虽然表述有些夸张,但往往父母的这种考虑、或者是替孩子选择,是以牺牲掉孩子自己自由选择能力为基础的。从自我成长上讲,就是典型的被剥夺。所以报道中赵茜茜和孙妮会出现无奈和反对的情绪。而社会报道此类事件,也仅仅是在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希望传递出更良性的价值观评价,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幸福,缓解对未来幻想的焦虑,迫使孩子们做出自己不愿意的选择。

最后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来启发那些“逼婚”的父母们,不要因为自己认为的幸福,来定义孩子们的幸福,孩子们不去自己寻找,怎么能知道幸福的真谛?

☆我是张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上海

☆我擅长以下领域

抑郁焦虑、人际交往、情感问题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3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