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孩子一开始闹脾气就停不下来,任性是这个时代很多孩子性格上的一大显着特点。那么,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任性是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通病,很多家长反应不知道怎样处理孩子任性问题,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打骂,但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然而,过分任性并不是好事,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调节这种不良情绪。
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不予理睬:
对孩子的嘀嘀咕咕、纠缠不休等行为,家长可以故意不加注意,装作没有听见或者暂时离去。这是一种避免孩子可能出现闹事行为的有效方法。比如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一时难以说服他,这时可采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时说的“冷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须一致,同时采用?不予理睬法。当孩子平静以后,对他也不能迁就让步,应当像没有发生事情那样,不予理睬。
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找出孩子任性原因:
一旦孩子任性而为,家长要分析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许多时候,孩子任性不一定是由内而外,可能纠结于某件事或某个物品。只有认清原因,并从中疏导,才能及时帮助孩子摆脱任性情绪,回归正常的生活。
适当惩罚:
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当然,孩子任性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适当的任性代表着孩子的某种个性,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需要家长在当情绪教练的时候把握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