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17岁女孩,很久一段时间都很低落,该怎么...

千里迢迢的迎双  

我感觉全世界都抛弃我了,会非常依赖朋友。今天跟朋友开玩笑过火了,我了道歉朋友也说原谅我了,但是我就是担心,担心失去这个朋友怎么办。我真的好害怕朋友讨厌我。

回答
10个回答
李博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李振,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看了您的帖子,好像您也别在意朋友对您的看法,担心朋友讨厌您。是因为您只有这一位朋友吗?我仿佛看到一个一直活在别人眼光里的小女孩。

所以您想一想,您是在活自己,还是在活别人眼中的自己?

您能否说一说您的年龄,性别,学习工作情况?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支持到您。

我们也可以探究您这种模式的形成原因,然后探讨如何解决。所以您能否所以说,在您小时候,您的父母或者家长是怎样养育您的呢?

感谢您的信任,也祝福您的生活里阳光明媚。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田杰心理咨询师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通过您的描述能感受到你很在乎这个朋友,很珍惜与这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希望这位朋友能把你当成好朋友,在乎你。你过多地在乎,让您觉得即使玩笑开过火道歉了,朋友也说原谅您了,但您很还是很担心,担心会失去这个朋友,我感受到您如果失去这个朋友,你就会觉得很孤独。

阿德勒心理学有一个基本概念,指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很在乎别人的想法和看法,你是否想过,这是自己内心有自卑心理,这种自卑感是客观性的事实,还是您主观性的意识。客观的事实是您跟朋友已经道过歉了,朋友也原谅你了,而您的担心是不是您主观意识会觉得朋友没有原谅你,所以您才会有产生担心会失去这个朋友的想法。真正困扰你的是这件事还是你自己内心的这些想法?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张艳红心理咨询师

你好!
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张艳红。
很高兴能和你一起交流问题。你说:自己17岁,因为跟好朋友开了个有点越界的玩笑,害怕朋友就不喜欢你了。导致你很长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我可以这样理解吗?从你的文字看得出,你很重要好朋友呢,是个值得交往的好朋友!我相信你的朋友也和我有同感的!所以,不要过于担心,好朋友交往过程中,肯定会有不舒服或者不开心的时候,那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影响你们以后的交往,那些都不是问题的。
不过,通过你的文字,感觉你有一点点“讨好型”人格呢!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1.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讨好型人格第一个特征是非常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由于觉得自己价值低下,人际关系中处于弱势,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感觉会被孤立,甚至被嘲笑。

对于自己的观点,害怕说出来会出错和丢脸。

担心不被他人接纳,更害怕受到他人的攻击,所以他们总是把自己真实想法藏在心里,而不是完全大胆勇敢地表露出来。

2.喜欢主动道歉

讨好型人格第二大特征是害怕做错事,喜欢道歉。

例如在和朋友相处以及工作中,他永远是那个喜欢道歉的人。

面对不喜欢的事情,即便内心是非常厌烦的,很想拒绝对方,但是没有勇气说出来。

因为非常害怕产生冲突,所以更希望用道歉的方式结束冲突,这是他们处理事情的主要方式。
3.察言观色,迎合他人

讨好型人格第三个方面特点则是喜欢迎合他人。

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厉害,认为别人是对的,会迎合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看得很低。

在社会交往中,他们敏锐而善于观察,但是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总是担心别人不高兴,但是却忘记了自我的情绪,自我的声音和需求是什么。

他们在人群中总是显得很不自在,所以总是活得小心翼翼。

4.不懂得拒绝

讨好型人格第四个方面特点则是不懂得拒绝。

因为十分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评价,他们会把别人的评价放在首要位置。

他们害怕拒绝,其实也是因为担心一旦拒绝他人,他人就会十分厌恶自己,而不拒绝,则是维持良好关系的一种方式。

这可以减少讨好型人格内心的内疚与负罪情绪。

但是无形中却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让自己活得很累。
5.没有原则和底线

人际交往中,因为讨好型人总是忽略了自己,希望和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所以在交往中,有时会变得没有原则和底线,一味讨好他人。

在这种相处模式中,反而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

总的来说,讨好型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掩藏自己情绪,害怕冲突,所以他们会压抑自我的需求。

感情里的讨好型人格,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感受,久而久之,自己变得很累,所做的一切却常常得不到谅解,吃力不讨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可以是单方面“讨好型”的,需要彼此相互理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如果真的是好朋友,她一定会原谅你的!
希望这段文字可以帮助到你!

秦云心理咨询师

你好,透过你的文字, 我能体会到你的担忧,焦虑和孤独感。

跟朋友开玩笑有些过火,尽管你道歉,朋友也原谅自己了。但是你担心, 你朋友会因此而讨厌你, 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对吗?
我特别能懂你对朋友的这种依恋。

你放眼望去, 发现自己身边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人 , 除了朋友。这让你特别在意你的朋友, 你希望从朋友这里获得一种依赖和安全感,是这样吗?

你认为朋友是唯一你可以让你信赖的人, 所以和朋友相处起来, 会小心翼翼, 患得患失,生怕一个不小心, 会被朋友抛弃, 是不是?

在此,我想邀请你思考几个问题:
1-在你小时候,是如何和父母相处的呢?
2-在你的成长过程中, 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了被抛弃的感觉呢?
3-在你心里, 做错了事或者和别人有了冲突, 你认为这些会给你带来什么结果呢?
4-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朋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好的友谊,可以陪我们走过痛苦,走出迷茫,也能带我们体会温暖与感动。我特别理解你对友谊的渴求和珍惜。

真正的朋友之间,是会原谅和包容彼此之间的小错误的。

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是你的朋友和你开玩笑过火, 并且及时道歉了, 你是选择继续做好朋友, 还是会离开朋友呢?

多看看自己做的好的一面, 优秀的一面,有价值的一面。 朋友对你很重要,同样,你对你的朋友也很重要,朋友之间的需要和依赖是相互的。

祝福你!

张微心理咨询师

您好,看到你说会非常依赖朋友,因为跟朋友开玩笑过火了,你向朋友道歉,朋友也原谅你了,但你还是会担心失去这个朋友,害怕朋友讨厌你。你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你了。
很理解你现在的这种担心和焦虑,老师看到你很重视与朋友之间的这种友情,当自己做的事情有些不妥时也会勇于跟对方道歉。

你说你担心失去这个朋友,朋友已经原谅你了,又是什么原因让你有这种担心呢?

如果朋友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责怪你,你们之间的友情也没受什么影响,你会有什么感受?

你说很长一段时间你的情绪都比较低落,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呢?愿意说说吗?

你说你非常依赖朋友,会担心失去朋友,从这点老师看到你对朋友是有些依赖的。适度的依赖会让你们走的更近,过度依赖就会让你有不自信的感觉,心情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这里老师想给你介绍一下依赖型人格,它发源于人类幼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因为需要父母保护自己、养育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潜意识里认为父母是万能的,且决不能失去。在亲密关系中,感情越深越容易依赖对方,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自己所有的幸福与快乐来源于对方,那么,这种依赖就很危险。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已软弱无助,有一种"我渺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已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别人,换言之就是放弃对自我的主宰,习惯依赖别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习惯于事事去别人那里寻求帮助,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遇事犹豫不决,更希望让别人为自己作个决定或是要求别人给予细心指导。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会常常不知所措。

那么,依赖型人格者要怎样做才能克服这种心理呢?
一:纠正你的依赖习惯
.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往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要想改变首先就要破除这种不良习惯。
二: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监督者
.想要消除依赖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为你会发现,在已经对依赖形成习惯后,再去尝试独立真的很难。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回到老路上去,你可以找一个可靠的人来监督你。
三:找到根源,重拾自信和勇气
对于打破依赖心理来说,重拾自信和勇气也很重要。

什么样的友谊才是合适的?
1.你和朋友之间有情绪的连接
这种情绪的连接是真实的,是一种在心灵上的连接。你会觉得"这个人怎么会这么懂我""他说完完全全就是我的想法"。
2.你和朋友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
你们之间的关系很让人舒服,在一些去哪里玩,去哪里吃饭的问题上,你们也都可以很坦诚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去拒绝自己不喜欢的提议。
你的生活就是你的生活,你拥有自己的掌控感。
3.你和朋友之间是平等的
你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没有讨好和为难,也没有一方照顾一方的情况。你们彼此尊重彼此相爱(正常朋友之间的爱)。

希望以上的回答可以帮助你学会与人建立独立健康的关系,收获更好的友情!

雷宝珠心理咨询师

您好,从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个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女孩。
而这个不怪您,这个很可能是您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造成的。
如果一个出生在尊重、和谐、平等、自主以及被爱的孩子呢,大部分都会拥有高自尊、高自信。
而原生家庭中缺爱和被忽视的孩子往往比较容易自卑,比较容易以他人为重,忽略自己的感受。容易察言观色,以他人的需求为主,害怕被抛弃,害怕失去。从而比较容易成为“讨好型人格”
就像你害怕失去你的朋友。
甚至别人对你好一点,您就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想要回报的更多去回馈别人。
而你内心深处的这种欠缺,很容易投射到和你走的比较近的人。
想要改变这样的状态,是需要自我成长的。
1.要转变观念。自己欠缺的东西,最终还是自己给予自己。
2减少依赖。当一个人完全去依赖另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失去自我。
而这份依赖于你而言是不想失去,于和你走的近的人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这种感情过于真也过于沉重,会让人觉得累,想要逃离……
3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忙起来。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就会减轻一些烦恼。
感谢信赖,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帮助到你。如有疑问欢迎私信。祝你生活愉快

张璐心理咨询师

您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和你沟通。

从您的描述中我感受你非常依赖朋友,也会特别在意朋友对你的看法,担心他们不喜欢自己或者失去他们,对吗?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每一段关系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系”,我们也在每一段关系里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探索自己合适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但可能由于性格、气质、思维模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

能告诉我为什么说“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你了吗”?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如果0-10分评价,让你给自己打分,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呢?如果给你的朋友打分,你会打多少分呢?不管怎么样,你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你和你的朋友一样,值得被爱,值得平等的和每一个人相处。 只有势均力敌的关系才能长久,处在关系的人才会比较舒服。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李宜心理咨询师

答:你好, 感觉朋友对你来说很重要,道歉了也无法消除会失去朋友的担忧,没有办法接受失去朋友的后果,如果失去了朋友,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

ABC 理论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一些非理性的思维会导致我们陷入痛苦的情绪,其中有一种叫做糟糕至极的结果,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在这里,你认为失去一个朋友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一样,因此即使和朋友道歉了对方也说原谅你了,也不能够放心,因为这个代价太重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呢?

人际关系的模式和小时候跟主要养育者的关系(依恋模式)是有关联的。你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你和主要养育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当你有需要的时候,想要陪伴的时候是否能够及时得到回应?
焦虑型依恋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回应方式不及时、不持续或者时好时差,从而导致自己长期处于被忽略和抛弃的恐惧之中,这种恐惧被称为原生情绪。为了避免受到原生情绪的困扰,我们会生出次生情绪来自我保护,如愤怒、焦虑、疏离等。焦虑型的人在成年之后,和伴侣相处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展现出这些次生情绪,比如患得患失,依赖性极强。我猜测可能你在婴儿时期经常得不到主要养育人及时的回应,产生了焦虑型依恋模式,主要养育人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回应就会陷入恐慌焦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这和现在的情况是一致的。

建议:
1. 理解与反思
回顾自己以往的经历,了解自己的焦虑型依恋是如何形成的。人的性格养成,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可能是做过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也可能是家里有兄弟姐妹,而父母其他孩子有明显的偏爱;抑或是父母要求严苛,在给予爱的时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当然,成年后的经历也可能是形成焦虑型依恋的原因,例如曾经用心地爱过一个人,但最后遭到了对方的背叛。知道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地做出改变。
反思自己焦虑的背后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行为反应是否真的达到了想要的效果。焦虑、愤怒或疏离的表现,本质上是为了安抚自己,避免自己直面被抛弃的恐惧。可是这些表现,是否真的达到了安抚的目的?故意的疏离和争吵真的能够让对方了解到你的担忧,给你安抚和积极的回应吗?除了焦虑和愤怒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2. 修炼安全感
安全感不仅来自于外界,更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安全感是基于内心的自信,当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的时候,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安全感。面对感情,我们始终要保持这样一种姿态:地球不是离了谁就不转的,没有你,我也可以过得很好。

3. 和安全型依恋的人交朋友
对于焦虑型人士来说,还有一个好办法是和安全型依恋的人交朋友,建立稳定、安全的关系。

刁玉仑心理咨询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老是担心失去好朋友,说明你对自己的自信不够。你需要做一个有趣的人。

1.开朗乐观。要有一个豁达开朗的心胸,不要太过于计较得失。要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人觉得和你在一起很快乐,而不是小鸡肚肠。别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很放松,没有什么顾忌。你们在一起能够很开心的畅所欲言。谁也不是谁的负担。

2.做事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果断不拖泥带水。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有主见有决策力的人和你在一起,感觉到安全。并愿意和你在一起。

3.多去阅读。不论朋友说到哪个点,你都能够插上话。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你读的书太少了,别人说什么你都不懂,也插不上话,久而久之别人就把你当成了空气可有可无了。

4.要学会享受孤独。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快乐,一群人有一群人的狂欢。无论是群居还是独处,你都能够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学会享受孤独也是需要一种能力的。只有培养了这样的能力。你才不会对朋友有患得患失的感觉。

内心世界的丰富充盈,才能让你避免一个人独处的孤单。更为重要的是变成一个优秀的,有价值的人。当你自带能量的时候。你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人会向你靠拢,向你寻求帮助。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你将会获得更多的朋友。

权国心理咨询师

您好,从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您非常在意与这名朋友的友情,担心朋友因您过火的玩笑而怪罪您,或者直接失去这个朋友。对此您非常的害怕。

其实在事情发生后您已经做了很好的道歉,朋友也表示了原谅,但是内心的不安全感依然影响着您。老师感受到这种不安全感可能是您内心问题的所在。回想我们平时与朋友们的相处模式,是否也存在着因担心失去而过度讨好的情况存在呢。

如果一个人在关系中总是存在着对被抛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那么一定是在早期生命经历中体验过抛弃,并深深的伤害了我们。这样的伤害,会影响到我们对未来每段友情、亲情、爱情的认知和体验。如果有机会您可以找一个信任的咨询师,好好的倾诉下自己的故事,在一段安全的咨访关系中重塑自己的关系模式。

对于眼下与朋友的关系,老师想对您说:

1、健康的关系,是同等的投入然后互相成全、彼此滋养。您的朋友选择您做朋友,一定是您的身上有着能打动她的人格魅力,以及滋养她的好品质。这些不会因为一个玩笑而受到严重的影响,更何况您也真诚的道过歉了。

2、被抛弃的不安全感袭自我们早年经历,她不是我们当下关系的真实体现,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没有人会轻易的抛弃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祝更好的成为自己。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