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怎么办,好苦恼,我不太...

滔滔不穷的杜鹃  

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怎么办,好苦恼,我不太会说话,不懂得拒绝别人,明明不想干的事,自己受着委屈干,不想分享的东西人家说可以送给我吗,就给了,我是不是讨好型的人格啊,可是我真的没有想要讨好他们

回答
5个回答
张晓婧心理咨询师

您好,非常理解您的感受,因为不懂得拒绝别人总会让自己时刻照顾别人的感受,明明不想这样做却怕拒绝对方对方伤心同我们有隔阂,但是不会拒绝只会委屈我们自己,时间久了都不会照顾自己的感受了,需要的话可以与我私聊沟通哦

李金龙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李金龙,很高兴回复你的问题。
通过你的描述,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由于不懂得拒绝别人的各种要求,总是委屈自己。明明很抗拒,但却不会拒绝,结果是只照顾了别人的感受,忽略了自己。
学会拒绝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堂必修课,你可以做以下的尝试:
1、剖析自我性格,反省自身。一个人的性格不能只看外表的刚强或柔弱、外向或内向,还要看内在的倾向性,大多不好意思拒绝的人都是属于柔弱内向型的,性格不用改也很难改,这本没什么问题,只是需要弥补这种性格带来的不良影响。

2、重演自己不好意思拒绝的例子,分析原因。重新回味自己过去不好意思拒绝的案例,可以让自己想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是很少在乎自己,还是充分尊重别人?是讨好别人,还是以和为贵、害怕别人生气?

3、用正确的思路替换错误的思路。例如,很少在乎自己的人应该了解到自己也是人群当中的一员,和大家一样,应该拥有自己应有的人格尊严;或者,过分尊重别人的人应该意识到,天平是平衡的,朋友是平等的,他可以拒绝我,我也可以拒绝他,很正常;又或者,讨好别人的人应该反省自己,求别人什么?应该自立自强而不是过度求人;再比如,害怕别人生气的人应该觉察到,别人生气与否我们不能决定,随他们去吧,但是自己的正确选择是不会改变,外圆内方嘛。

4、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如果别人拒绝我的请求会怎样?不会怎样,一切应该尊重对方的选择,只要理由合情合理,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霸道”邀请令朋友感到不安。

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所帮助。

程雨暄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程雨暄。
通过你的描述,能感受到这个问题给你带来的苦恼,和你想要改变的想法。
非常能理解你的这种感受,不懂得拒绝,确实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苦恼。
对于是不是讨好型人格这个问题,是成长的环境,氛围有关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有几个提议你可以试一试:
1.回忆你觉得你之前应该是觉得是没有拒绝的情景,想象你当时如果拒绝了,后果会怎样?
2.想象你如果面临一个需要拒绝的场景,你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并试着在下一次遇到这种情景的时候,试着去应用。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庞宇佳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庞宇佳
您因为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而苦恼,有时候您会违背自己的内心需要,委屈自己去满足别人,压抑了自己的真实需要,不能被看见,真的很委屈、难受。
您来到平台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这就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您在这里的表达就是一个很好的行动,您说“明明不想干的事,自己受着委屈干”,说明您知道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真实感受,这一点特别珍贵,委屈也是一种表达,在告诉您违背了自己的内心需要。
当我们看到了您这样的表达,与您互动,此刻您真实表达了您的真实想法,我们做了积极的互动,人际关系并不是总是需要您委屈自己来成全的。
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一些思考:
1、在过往的人际关系中,您是否有过清楚表达自己需要而被别人接纳的经历,仔细回想当时的情景,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2、什么是您想要的,什么是您需要的,您是否真正尊重过自己?关注过自己?试着给自己多一些滋养;
3、回想您过去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感受自己的力量和自信,记住这种感觉;
4、回想您的成长经历中,有哪些人是会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您对这些人的感受是怎样的?他们这样待您时,您是否感到舒服?如果他们能改变,您希望他们有什么样的变化?
感谢您对平台的信任,祝福您!

周颖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周颖,很高兴回复您的问题。

您因为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要求,让自己受了很多的委屈,感觉自己并没有想讨好别人,为什么会不自主地去尽量满足别人的要求呢?能体会到您的无奈和苦恼,其实我们很多人也有您这样的困扰,满足和取悦了别人,自己却很累。
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受主观控制而发生的行为呢?

我们可以先来探究下自己的内心,在您描述的那些场景下,比如不想干的事不想分享的东西,您觉得自己如果拒绝,第一时间脑子里出来的自动想法是什么?这个自动的思维或许就是影响我们接下来不懂得拒绝的原因。

以后当这种场景再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觉察下那时的自动想法:如果拒绝了,会得罪别人?怕别人不高兴?怕别人不再把自己当朋友?……等等。

针对自己的这个自动想法,我们再去做一些发散性的思维或解释:比如别人想让您送您喜欢的东西,您担心如果不送会得罪别人,那我们可以有其他的解释或想法:

1、如果不送,别人也只是试探性问问,东西本来就属于我的,不送很正常。
2、如果不送,别人也表达确实喜欢,是否可以说:你真喜欢的话下次帮你带一个,现在我自己也特别需要,没办法送给你……还有其他的一些可能的想法。

对于每个解释您觉得可能支持的证据是什么?最相信哪个解释?通过这样的提问和练习,可以帮助自己,对他人的言行和自己的表现做一个重新的解读。并且通过寻找相应的证据和做出某个行为来验证之前自己的自动想法是否正确。比如下次别人这样的要求,您拒绝了,是否真的会像您开始的自动想法那样,一定会得罪人或别人不理你了……

另外 我们还可以用他人参考的办法,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会不会因为被别人拒绝或不给别人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从此不理别人或不把他朋友了……

我们试着用发散性的思维慢慢代替自己在遇到这种情景下的自动思维,对他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表现有更可能多的解读,这样可能会帮助您,如果经过这样的练习,您还会因此而困扰,也可以求助咨询师帮助您成长!面对生活中的很多困扰,我们有改变的意愿和行动,就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