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总是恐惧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怎么做才能摆脱...

匿名  

最近在家摆烂很久,每天就是看剧玩手机。
心里又总是有负罪感,总是感觉自己什么都会做不好,老是拖延,只想享乐。

这么久的假期本来应该去考驾照,但是会想到教练会恶狠狠地骂人,搭车过去要花很多时间,会花一笔钱,然后一直不去做。

没有社交的时候又会觉得很孤独,又有点埋怨自己一事无成。但是我觉得我很在意自己的心情,不想让自己去接触那些闹心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这样的状态呢?

回答
4个回答
范玉东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范玉东

感谢你对平台的信任

1.看到你的叙述,了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你的一些生活场景,你经常能够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但具体做的时候总是不去执行,拖延,或者给自己找一些去做时可能发生的不好的情况的设想,或者有意识的去想一些不利因素,而使自己停下来不去做,每天在家看剧,玩手机,但心里同时又总是有负罪感,有些郁闷,甚至厌恶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社交也经常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没有社交时又感到很孤独,而且自己很在意自己坏的心情,也经常采取回避的态度,追剧或者玩手机。自己想要摆脱这样的状态,却不知怎么做才好。

2.我能够感受到你对自己现在状态的不满,并有深深的负罪感,自己明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想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就变得拖延,不去执行,考虑到这些,自己的情绪就变得很坏,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些不足的方面,有没有好的办法克服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好的情绪产生,感到无助,彷徨。你能够认识到这些并接纳自己的不足恰恰是进步的开始。

3.在生活中,这种情况很普遍吗?在放假期间你意识到自己得到的收获有哪些呢?在今后的假期中,你想得到提高的部分有哪些呢,用什么正向的话表达呢?

4.当你觉察到自己应该去考驾照的时候,对于教练可能的训斥,路上花钱等情况,你认为这是很糟糕的,导致你不去做,拖延。因为你很害怕被训斥,路上还要花钱,才让你选择不去做拖延。如果真的发生了,是你不可承受的吗?不想被训斥的话,你有什么方法能够避免被训斥吗?是不是即使被训斥花点钱,我们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呢?

5.对于备选的方案的思考

1)当我们有要完成的任务时,去觉察自己内心的想法,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行为反应,充分认识这样的一个心理过程。

2)自己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导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会发生什么?

3)如果事情真的像自己想的那样发生,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自己能够承受吗?如果自己想要达到对理想的结果,你可以选择怎么做呢?

4)找比较信任的朋友,聊一聊你内心的感受和你遇到的问题。

5)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倾诉咨询也许是一个比较高效的处理方式。


再次感谢您对平台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启示和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

刘威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刘威。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遇。

放假了选择放松下,有时候就是一整天什么也不干,这其实也很正常。特别是假期刚开始的时候。看得出来,你是一个比较自律,而且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希望自己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要做的事情一直拖延,甚至有种负罪感。说明你是有很强内驱力的人。

你特别提到考驾照的事情,本来做了规划,但是害怕教练骂人,过去也不让很方便。这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也可以理解城代价,反过来,你觉得如果能考到驾照,对来说好处有哪些呢?很多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没有单纯的对你全是好处,所以需要去衡量。

最后在这里有几点小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有了目标之后,需要把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每天可执行的小任务,这样执行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2.处理问题之前,先处理情绪,情绪会影响我们做事情的信念。情绪很多时候是受我们的话语影响的,尽量用积极的话语。
3.避免绝对化概括化,有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事情没有做好,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方面。就具体事情去处理。

祝愿你有一个精彩充实的假期,假期还有大半,现在开始也不晚。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私信与我交流。

刘健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里服务者刘健,很高兴在这里能回答你的问题。
认真看完了你的提问,从你的提问中,我梳理出你当前的烦恼主要是:

1.习惯性的担心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对出现的问题总是会自责。

不知道上述的两个问题已经对你的生活持续影响了多久?
有没有找到哪些有效的方法?
我想当你在这里写下这个问题时,也一定觉察到了这两个问题给你带来的烦恼,更重要的是,你已经从学习和生活的问题烦恼中分离出这两个原因,这对于启发自己的转变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是什么在影响你的思维认知,让你总是习惯性做出这样的反应模式呢?
一、考虑过分的“未雨绸缪”变成了过度泛化的焦虑
其实,对于未来的忧虑与担心是绝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想法,并且在很多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提前筹划。不善于管理情绪的人,他们只会计划未来的事情,还有部分人把未来的焦虑提前感受。这就是过度的“未雨绸缪”,在分不清的当下与未来中,不断耗竭了自己的精力。

对于未来的焦虑,其实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因为未来是未知的事物,对于未知,作为人类,都有着天然的恐慌情绪,不过我们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生存能力,进而让自己更加有力的掌控的掌控未来。

不过对于你而言,似乎在这种能力的提升上受到了某些阻碍,因此,自己很容易陷入到对未来的恐慌之中。这种恐慌感会渗透侵蚀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你对于工作生活的很多细节都充满了担忧。
考虑自己习惯性使用内归因机制。

二、人在面临困境与挫折时,为了总结经验获得提升,会采用两种不同的归因机制(内归因与外归因),内归因就是将挫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外归因就是归咎于外部环境,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如果习惯性使用其中一种,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

在你的提问中,你似乎一直习惯于内归因,尽管这样更有利于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但也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内疚感与挫折感。

在这种习惯性的归因方式可能来源于自己一直以来不敢真正的表达自我,同时也是习惯自我压抑的一种表现。
学会让自己保持在当下的状态。

对未来的焦虑,源自于对当下的丧失,总是无法让自己专注于当下,因而总是在未来的焦虑中迷茫。
三、建议可以坚持做冥想练习,这是帮助自己找到当下觉知的好办法,从觉察自己的呼吸状态和身体状态开始,让自己始终能在当下的状态中生活。
四、学会真正表达自我,真正感觉到被这个世界接纳。

一直以来,你可能都习惯于压抑自己,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感到安全,似乎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是不被外部环境所接纳。

因此,要让自己逐渐放下自责,就要学会不断觉察自己的这种表达模式,从信任的人开始,逐步的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爱与被爱中,去感受被接纳的状态,这样才能帮助自己逐渐走出“内疚自责”的怪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感谢你对平台的信任。

孙爱萍心理咨询师

拖延是很多人的问题,我们的人生很多都浪费在担心恐惧思考和愧疚上了,如果不能行动就尝试接受自己的拖延吧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