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他们对我都很好,结婚一年想要离婚,恐惧亲...

匿名  

24岁,和老公在一起见过双方父母,准备结婚,在一起一年的时候怀孕了,就结婚了。我从小是单亲家庭,一年级父母分居,三年级离婚自卑,不爱和别人交谈。妈妈脾气不好,爸爸不上班。现在脑子里没有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的回忆。高中开始早恋,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亲密,在一起一段时间就特别想分开。要么觉得没感情了,要么就觉得喜欢别人了。现在结婚了,想离婚。老公对我很好,虽然不是那么有钱但是我想买什么老公都满足。家里家务不用我做。但是我就是想离婚,觉得喘不过来气。公婆对我也很好,但是对我好我就会觉得窒息。他们都是很好的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根本没法接受他们的好,甚至会觉得难受。是不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我渴望亲密又害怕亲密,甚至害怕稳定的关系。一稳定我就想逃离。我宁愿在娘家住着和我妈有冲突,也不愿意回去接受公婆对我的好,我觉得这根悲哀。现在想离婚,很难受。孩子才4个月。我该怎么办?

回答
2个回答
流连忘返的虹颖普通用户

爱和归属是处于中间层次的需求,能够承接基础与升华的部分,有些物种主要独自生活,而另一些物种则需要与其他个体联结,人当然是后者。群体生活的依恋模式。但是,生活在一种群体部落中确实要付出代价,因为你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随心所欲。但是进化已经表明,群居的收益远远超过了这些群体相处规则的成本,并且我们现在已经预先编程了对归属的强烈需求,植根于每个人的基因里面,所以人们感到缺爱,想要有个归属。我们的依恋模式从婴儿对母亲的本能依恋开始。被带走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使孩子在寻求恢复这种紧密联系时大哭一场。幼年时家庭父母关怀的早期缺失和对孩子需求反应的漠视。特别像是父母单亲或者由于某种其他原因,父母一方或者双方不能长时间在孩子身边陪伴可能让孩子比较回避。鲍尔比发展了他的依恋理论,描述了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力量和影响。爱是一种依恋的形式,我们试图让别人像爱他们一样爱我们。这样可以建立牢固的双向联系,从而维持依恋并满足附属需求。目前从你的表现来看,你似乎总是想要逃离亲密关系,对吗?通过咨询化解内心的冲突与回避。考虑到你的老公对你很好,你们也没有太多明显的可以离婚的理由,是否可以再三思而后行?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它可能发生在学校,工作、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或你自己的外貌上,不安全感通常源于自卑感,原生家庭可能也会给我们灌输『自己不够好』的观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要通过提高自尊心并将自己置于第一位来消除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可以尝试建立坚实的社会支持网络很重要,尝试放松技巧也可以缓解因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

车道平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一点灵心理服务者,车道平

很高兴能在这里回复您的问题。 您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了极度的困惑和纠结 ,虽然老公对自己很好 ,但依旧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双方的关系中 ,内心总有排斥和想要逃离的感觉 ,这种渴望亲密但又害怕亲密的感受 ,带给您极大的压抑和无力, 不知道该怎样化解…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爱与被爱都是需要能力和方法的。 您的这种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上称为“被爱无能”, 也就是没有能力承受和接纳来自他人的爱 。这种表现大多跟童年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客体关系 ,如果小时候没能从父母那里习的健康良性的爱的体验和回应 ,长大后就很容易在处理情感方面出现某些偏离。 比如,您早年遭遇的父母离异已经造成了您内心安全感的匮乏, 再加上母亲时常暴躁的脾气带给您的恐惧 ,在潜意识里会让您的感觉是 :“自己不够好 、无能、 不配拥有一个被爱被关注的好的关系 。”

在我们还不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时,对于来自父母的指责 往往都会认为是自己的不好而产生羞愧自责 ,同时将外在的批评【内化】为自己的观念 ,形成自卑、 敏感的性格特征 。因为只有自己表现得更优秀或许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这会让您觉得所有的爱都是有一定附加条件的, 如果自己做不到更好 ,这种爱或许就有被随时收回的可能性, 所以在您的内心深处并不是害怕亲密,而是担心随时会失去的那种不可控和不可预知性 。所以用逃离来回避那种无法面对的结局, 这就造成了您渴望被爱,但得到爱时又充满恐惧,甚至根本没有能力去接住别人的爱 。事实是自己有多渴望爱就有多害怕爱…那么我们如何去回避这种“恐惧感”和“不配得感”呢?

1 ,接纳自我的真实感受 ,直面那个曾经“不被爱”的自己, 允许和理解自己当下的痛苦无助 ,跟那个弱小的自己告别 ,告诉她“我长大了 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去接受属于自己的爱 ”。

2 ,觉察深层的自我 :“我为什么害怕?我到底在害怕什么?”“如果我尝试不逃避看看会是怎样”“我担心和害怕的事,究竟会不会发生?”“所有的一切是客观现实还是主观想法?”

3 ,我们对外界的所有看法事实上都是我们内心想法的【投射 】,如果我们自己改变了 ,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也自然就改变了。

4 ,一个惧怕被爱的人 ,内心是最需要被爱的人。因此放下恐惧和担忧, 用真诚去拥抱爱, 因为您本来就值得好好被爱的。

希望以上的回复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信任!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