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很容易多想 猜忌 敏感 情绪不稳定 容易...

匿名  

同学 朋友 情侣随便说一句话自己会冒出很多想法 不相信别人说的话 觉得别人讨厌自己 随便一个眼神可以难过好几天 就连不熟的同学学了自己一句话也会难过 很容易难过 想哭 做什么都觉得烦躁 走路 吃饭 都会要怎么改变自己敏感多疑心理

回答
最佳答案
高钰莹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你对自己的描述和评价,似乎也感受到了你目前的消极状况。那么你是大概从什么时候有了这样“多想、敏感”等表现的呢?
同学、朋友、情侣说的话也不会让你信任,做任何事情都会烦躁和焦虑这确实会让自己很不舒服。尽管你的描述很泛泛,但也体会到你的崩溃和无助,可以和我详细说说具体是什么话让你想很多吗?
有没有尝试一些运动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呢?

21个回答
童慧俐心理咨询师

你好 能感受到你因为比较在意这些,心里承受了很多伤害,有一个方法你可以试试看,就是当你又开始在意某一个人对你的态度的时候,你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站在一旁观察一下那个跟你说话的人和你自己状态,看看那个人说的话是你觉得合适的还是不合适的,看看自己如果承受他的话自己是个什么感受,如果感到委屈,走过去安慰安慰那个小孩,给她说其实你不在意他的话他就伤害不了你,他可能就想看你一副委屈的样子,那你可以选择要不要满足他。想让自己那个小孩心里有力量,每次都不露出这样委屈的样子满足别人,我分享一本书给你,《被讨厌的勇气》,用新的逻辑解决一直困扰的问题,好过用经验试图走出困惑。

张莹华心理咨询师

人际关系中,与朋友间的沟通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可以点击我图像关注,预约初始访谈,明确问题表现和解决方向,再选购适合你的具体的心理服务,希望能够帮助你!

王辉敏心理咨询师

首先抱抱宝贝。陷在这样的情绪里,自己很累,很不舒服。想要赶走它们,想要自己好起来,你是勇敢的。我是壹点灵平台倾听师,我在平台等你

何娟心理咨询师

你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为你解答

通过你的文字,感觉到你很容易不开心,别人说的话你很容易在去揣测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批评自己,不喜欢自己?而且爱哭,烦躁

不知道这个状况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具体引起这个这种情绪的是什么事情?不知道你小的时候和父母的养育关系怎么样?童年感觉幸福吗?上学的时候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怎么样呢?

一般来说,这种情绪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也就是在你的核心信念里,觉得自己不可爱,无价值或是无能力的

因为对自己否定,所以别人说的话,你很容易想到负面的,很容易去否定自己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从学会爱自己开始,我给你几个建议
一,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二,时常觉知自己的情绪,和自己沟通,不评判,不否定,接纳自己的情绪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期待回复,祝顺利

沙桐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你的描述,由于他人对自己的一些反应,引起自己较为明显的情绪变化,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感到很痛苦和困惑无助吧。
面临这样情况,所产生的不安,甚至是自我怀疑的消耗,这些一路走来的你,一定非常辛苦吧,这不是你的错,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情绪内耗,当我们面对外界的不确定时,焦虑多思其实是一种情绪在寻找出口的一种方式。
你有很强的自我觉察能力,并且对外界的高度敏感,如果可以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反应,将会是日后在人际关系中,可以妥善处理问题的性格优势。下面有几个小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1.觉察负面想法
让我们反复陷入痛苦中的,是大脑中挥之不去的负面想法,当觉察到一个负面信念的出现,比如别人不喜欢我,观察这想法对自己的影响,然后告诉自己,我有一个想法,别人不喜欢我。在这个时候,会发现和之前的信念刚出现时不同,自己的想法并非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只是浮现于脑海中的念头而已。
2.记录情绪
焦虑不安情绪来源于恐惧,这份恐惧源于对未来的未知,可以试着每当情绪袭来时,记录下此刻的想法,并记录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恐惧,如果真如同自己想的,那么会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方式等。
之后过段时间再回看当时的记录,回想事件的发展是否真如自己所想一样,如果没发生,那么这种想法对我来说意义是什么?最后通过一个个事件的记录,总结真实发生的占比是多少,控制自己所能掌控的部分。
3.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自己身上
外界的反馈包括他人强烈的主观因素,每个人思维模式的不同从而决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我们无法做到让每个人满意,我们人生的目标也并非是让别人喜欢自己对吗?
与其过度关注自己无法改变的状态,不如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发掘自己的优势,增加自我认同感,将自我价值评价的权利见还到自己手中。
当我们和真实的自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连接,更加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从思维构想引发的负面情绪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控制权??

吴文娟心理咨询师

你好。文中写到你容易因为身边人的一句话而冒出很多不好的想法,从而影响心情,也不相信其他人的话,认为别人讨厌自己,导致做什么都很烦躁不安,想要将自己敏感多想的性格得到改善。

可以看出你对自我评价不高,别人的一句话让你多想,可能让你猜想对方是不是在说我不好,是不是不喜欢我,讨厌我的你自我否定。不知道在家庭中父母和你相处方式是如何的,是否从小父母表扬较少,导致自我否定。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引起情绪反应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认知,即对事件的解读。同一件事不同认知,情绪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身边人说了一句话,你的认知是猜测对方是不是不喜欢我,讨厌我等,导致你的情绪烦躁不安。再比如不熟悉的同学重复你的话,我想你的认知大概是他是不是在嘲笑我,导致情绪是难过想哭。

如果你的认知改变下,情绪就会跟着调整,比如身边人说了一句话(今天心情真差)让你冒出很多想法

1,除了这些想法,是否还有其他解释(比如他刚刚经历了不好的事情等)

2,这些想法和解释有没有证据(尝试寻找证据,用证据说服自己)

3,你对这些解释的相信程度,用0-100

4,采取行动验证可能性

当自己多想,猜忌时尝试寻找自己想法和其他可能的证据,事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件事如何解读。

王宁心理咨询师

你好,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影响你的情绪,你会想很多,觉得别人不喜欢你,并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你让你很痛苦,你也知道别人也许并没有恶意,但就是控制不住的会烦躁、难过,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也许你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认可、甚至被忽视、打压。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应该像镜子一样对孩子的价值、成绩等做出适当的反应,孩子在经年累月的“镜映”下,能够逐渐完成“外部肯定”到“自我肯定”,从而得到自信和高自尊。

如果你没有得到过这种“镜映”就会不够自信、价值感低,很在意别人对你的眼光,因为在你的心里对自己没有一个稳定的、客观的评价,这个时候就会把眼光投入外界,向别人寻找答案。如果你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是赞扬还好,可一旦感受到了他人的贬低或者拒绝,就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敏感”的来源。

我想你接下来的方向是寻找自我,有了自我才能获得自信和高自尊。

1 、 划清边界。你要划清自己的边界,找到真正属于你的想法和感觉。

2、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稳定的评价,摒除外界的声音,你认为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整合以后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评价,相信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3、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谓价值就是自己拥有的别人无法拿走的东西,你要找到你想做的事情,并且为之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为自己、他人、社会创造价值。

最后,就像一些人被“网暴”,有的崩溃了,有的就没受什么影响,这就是有自我和没有自我的区别,加油,你一定可以!

芦善刚心理咨询师

你说的这种情况让我感觉到你可能是一个少年。
也许从小爸爸妈妈或你的其他养育者,对你管的非常严格吧?
再或者你平时的朋友比较少,不太喜欢玩是吗?
当然我这都是猜测的,也许还有其他的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性格。
可以详细说说吗?是发生什么了?让你对这些事感觉到烦躁?

刘小康心理咨询师

你好,这样的情绪状态确实让人很困扰,你年纪不大却在经历着远超同龄人的精神上的挫折体验,真的很不容易。
你现在能够在线上的平台积极求助,说出自己的困惑,本身就是一种很勇敢的行为,你自己知道这样的装态不好,想要改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不知道你这样的情况有具体的原因吗?最近有发生什么比较大的不开心的事情吗?以前发生过印象比较深刻的不愉快的记忆吗?这样的状况有告诉过身边的家人或者朋友吗?有没有考虑去医院就诊过呢?
期待你的回复,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姜春艳心理咨询师

您好!看到您的描述,非常理解您目前的种种情绪给您带来的烦恼,刚好我的身边曾经有一位朋友跟您的情况很相似,所以,特别希望把她成功自愈的经验和方法分享给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要有信心,这样的心境状态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调整和改变的!敏感,猜忌,情绪不稳定这些情绪的来源都是对自己的不认可,以及太在意的感受了。所以,我们要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以往的思维认知,改变自己以往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发生变化。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惯性当中,无论是想法还是行为,比如,别人的一个眼神,您就开始胡思乱想了。那么,怎么办呢?改变自己的惯性,有意识的让自己从惯性当中脱离出来,当遇到这样的情景,您要觉察到自己开始按照以往的惯性敏感和猜忌了,然后让自己马上停止这样的想法,不要纵容自己一直想下去,一直延伸下去,每次发生类似的让您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都这样有意识的去做,去让自己关注其他的事情,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反复的练习,慢慢的,您会发现,您的情绪越来越少了,您已经从过去的惯性中挣脱出来了。

刚才也有提到过,其实我们有那么多的情绪和感受,就是太自己自己了,太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了。有一个很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您不自己看的轻一点,心中多装着别人,多关注别人有什么需求,多想想我们能够帮助到别人什么,然后力所能及的从小事做起,去给他人提供一些帮助,您会发现,当您心中更多的心怀他人,不那么关注自己,您的这些情绪就变少了,也没那么敏感了。可能您会觉得,我自己都这样了,我哪有心情和力量去帮助别人呢?然而,恰恰是为别人着想和给他人提供帮助,才让我们的心胸越来越开阔,让我们的内心多了更多的光亮,也让我们自己更加阳光和快乐起来,这是太多人验证过的。希望您能愿意去尝试。

再有,就是多看书,多学习和提升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固化在以往的习惯中,要让新的东西新的思维充盈我们的内心。至于学习什么,看您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的朋友是通过学习国学文化,学习《论语》让自己走出这种情绪困境的。现在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都会有很多平台在传播传统文化,您可以尝试着跟着学习,如果您生活的城市有这样的学习团体就更好了,您就加入进去,都是免费公益的,那里都是正能量的或者跟您有着同样困惑的人,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您逐渐就有了改变的力量。

最后,想跟您说,要摆脱情绪,有四个字很重要,少想多做!让自己动起来,要么学习,要么做事情,要么运动,要么旅游,要么锻炼,要么去公园晒晒太阳,总之,不要放纵自己的想法,不要沉浸在情绪中不肯出来,勇敢的往前走,勇敢去给自己的生活注入新的东西和生机,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加油哦!

温泽宇心理咨询师

你好,通过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敏感而内向的人,或许对客环境的变化、旁人的态度、评价、行为等影响都可能会放大化,从而使自己感到质疑和委屈的情绪。对此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有缘遇到,我们可以一起来做探讨和思考。

首先,也许是曾经有过因对方对自己的语气,或行为非常过分,对你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所致,不知你是否还能回忆起。上一次感到对方有冒犯,使自己感到难受的事,是否还能记起具体细节,我们不妨一起思考:
1.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自己做错某事
2.对方是否本就处于情绪不好的状态
3.除了说话语气,对方还有哪些行为让你很难受

其次,试思考,对于他人的所做所为,使我们有敏感,猜忌,情绪不稳定这些情绪,是否真的源于对方行为很过分所导致吗。是否在事后自己平静下来时,我们也许会发现,其实对方并没有做很过分的行为,但确使“我”觉得很不开心。此时,我们是否会觉察,我们有些过度在意自我的感受,而扩大了他人行为的影响。

最后,我们可以尝试使用“ABC合理情绪疗法”来思考我们的问题,即:
A代表诱发性事件
B代表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
C代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我们,对这一事件的解释评价所引起的不合理的信念,引起了不良的情绪反应和适应不良的行为。我们可以尝试,在有文中类似的感受和情绪时,我们试思考:
1.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自己做错某事
2.对方是否本就处于情绪不好的状态

若思考判定自己没有做错事,我们不妨试着与自己内心对话:
1.我做了什么事 2.对方是否有权这么做 3.这件事是否值得我难过 4.这件事是否对我现实生活有影响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思考,可以帮助你找到情绪的来源,找到适合你的解决办法,祝福你❥

马艳红心理咨询师

当您有了觉察,就有了改变的动力,为您的觉察。
您说自己猜忌 敏感 情绪不稳定 容易哭,究其原因,还是对自己不认可不接纳造成。这就要为自己补充心理营养。
首先当自己出现不好情绪时,接纳自己情绪,对它说,我看见你了 你好好在那里待着吧,我现在不需要你,当你看见情绪,情绪就会稳定下来。
另外对自己多一些肯定赞美认可,每天找出自己的优点进行表扬,会让你越来越自信。
多读书旅行学习,积极尝试从前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勇于突破自己,当您的人生变得丰富足够强大,负面情绪自然就少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祝您生活愉快~~

孙云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平台心理服务者,通过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敏感的人,很在意别人的态度、评价、行为等影响,有放大化,委屈的情绪。

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像你一样的想法,这是很正常的。

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做探讨和思考。

你是在什么环境下,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自己做错某事?对方还有哪些行为让你很难受?

有敏感,猜忌,情绪不稳定这些情绪,是否真的源于对方行为很过分所导致吗?

感到对方有冒犯,使自己感到难受的事,是否还能记起具体细节?其实对方并没有做很过分的行为,但确使我觉得很不开心,对你意味着什么?

如果一个跟你关系很好亲友,知道你目前的状况也知道你现在是怎么想的,他会怎么跟你说呢?她会提醒你注意什么?

你这样的想法对你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对你的学习与同学之间有什么影响?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ABC合理情绪疗法”来思考对照一下:

A代表诱发性事件
B代表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
C代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你现在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有没有解释评价所引起的不合理的信念,引起了不良的情绪反应和适应不良的行为。

尝试的问自己:1、我做了什么事?
2、对方为什么做?
3、是否有必要有过缴的情绪?
4、这件事是否对我现实意味着什么?

经过刚才的探讨,是否对你有一些启发或者收获呀?你准备接下来怎么做呢?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呢?我更想推荐的是你做一个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并不是说你有什么问题。我想让你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放松下来,更多的冥想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自己。了解自己,看看能否给你带来不同?

最后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关海燕心理咨询师

你好,能和你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很容易。你说别人说你一句会冒出很多想法,不相信别人说的话。自己有多疑敏感之心,我想当时遇到这些情况时会难过,无助,对不对,心理很敏感,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你能一路走过来,了不起!
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容易哭,总是对他人持怀疑态度。这可能和你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有点关系,也有可能是疑病素质,就是你以为的,你认为的,你寻思,你觉得,内心小孩有恐惧。然后外在的事件是扳机,加上精神交互作用什么是精神交互作用呢,就是当外在声音说这个事时你的注意力和不舒服的点碰触了,症状产生了,反复碰撞巩固了,得病靠的是精神交互作用反复碰触。
解决靠的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不再去关注那个点,而是我此刻该做什么做什么,这也是带着症状做正事。让行动做你一生的将领!这是一个心理学训练,有专业心理学老师指导效果最佳!
?建议这样情况不知道您多长时间了,尽快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或者专业精神心理科医生去就诊,尽早治疗效果越好!

林振源心理咨询师

你好!从你的描述里,除了烦躁外,我还感觉到紧张不安、不知该相信什么的心情,自我感觉也不好,好像处处受欺负,别人不喜欢自己。就像一个受到惊吓的人,需要被安抚。
在人际关系里,其他人的言行很容易引发你不由自主地出现很多想法,通常都会是不好的,然后引发你负面情感的反应。或许你自己也注意到了,这些想法往往都是你自己认为的,并没有经过事实验证,这点很关键,就是我们在心理学中提到的现实检验。比如别人的一个眼神可以就会引发你觉得对方是瞧不起你或讨厌你,但这只是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去和对方进行讨论,很可能对方没有那个意思。或许你还会认为对方没有说真话,但如果你在冒出这些想法时愿意去向对方求证,我相信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是你自己想的那样子。
如果这种情形在生活中出现的很频繁,建议你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协助,透过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协助你去提升现实检验能力、避免精神内耗和改善人际交往
希望以上的观点能对你有帮助

张妍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零的倾听师张妍。
您认为自己敏感多疑,并觉得自己这样不好,造成了内心冲突。为此反复回想,且感到难过,哭泣,又无力改变,是这样吗?

其实个性和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敏感不一定是坏事,多疑也不一定绝对错误。
人性是复杂的,既有阴暗的一面,也有富有同情心的一面。我们并不能确定别人真的没有恶意,转而向内攻击自己,认为都是自己敏感多疑
在此推荐一本书《恐惧给你的礼物》,有些情况下是可以相信自己的恐惧、敏感、第六感的。

但是我们也要加以区分,别人是真的在攻击我们、冒犯我们、试探边界,还是无心之举,并无冒犯之意。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所以讨厌自己的个性特征往往就像进入一个死胡同,既想改变,又无力改变。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讨厌他们敏感内向
而毁掉一个孩子,逼他外向就够了。就像一只猫,别人偏偏希望他是一只狗,这是做不到的。

个性没有好坏之分,区别是如何利用他们,扬长避短,而不是将敏感变成自卑

所以我认为你要做的,是首先停止自我攻击,缓解总是难过哭泣的状态,关怀自己的情绪,认清这不是你的错。

然后,我们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具体的情境:不相信别人说的话是他真的在骗你,还是你在无依据地胡思乱想;觉得别人讨厌你是不是你内心想法的【投射】,觉得自己就是会被人讨厌;别人的一句话也会难过很久,那么他的话究竟说的对吗?

有错我们改,没有错,我们也别硬往自己身上揽。

祝你成为一个敏感而自信、多疑而冷静的人!

朱俊楠心理咨询师

你好,通过你的描述,我感觉到了生活中的你,往往表现出的敏感、猜疑和些许的恐惧感,这确实蛮让你感到头疼的,但是又没有办法让自己不这样。
之所以这样,我觉得是我们产生了很多负性思维,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坏的、不好的想法,甚至时间久了,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在这些想法作用下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当然同时你的感受也非常不好,当你体会到了这些,又会感到很懊恼,甚至很怀疑是不是真的像自己想的一样哦。
我的建议:负性思维是可以改变、减少的,要多去和要好的朋友去求证,当然前提是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哦,如果很多朋友都告诉你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那么,你会不会内心有一些感悟和觉察呢?

曹敏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能感受到您是一个内心情感细腻敏感的同学,同时性格的特质,会在平时生活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其实你的性格特质,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有助于帮助你成长的,敏感的时候也会促进您深入的思考,多疑的时候会让你考虑问题会比较全面,只是在觉察到敏感多疑的时候不要过多产生焦虑和内耗。

张程心理咨询师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性格的形成呢?其实,敏感多疑属于性格中的特点,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保护性的功能,也可以避免自己在生活中上当受骗。



但是,过度的敏感多疑就会导致精神压力非常大,情绪非常紧张,也就会变得易怒,和人的相处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更有甚者,过度的敏感多疑可能导致精神上的疾病。从心理学上来说,敏感多疑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可能是神经衰弱所致。这样的人,他们的人格特征多为敏感,胆小,缺乏自信等,经常会表现出焦虑

1、增强自信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着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成功往往可以从自己擅长的技能获得。所以,我们可以努力去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或兴趣。当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时,面对自己的成果和别人的夸赞,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长起来了。



2、学会与人沟通



我们还要学会多多与人沟通。一般来说,性格敏感多疑的人所怀疑的并不都是真实的事情。他们很可能对某些人或某一件事产生了误会,但却因为不愿意沟通而导致误会越来越深。不仅是对于外界,他们自己也是处于封闭的状态,无论有什么心事都不愿意和他人倾诉。



这也导致了他们的精神压力在自己的一天天施压下越来越严重,致使神经衰弱,从而产生了敏感多疑的性格。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外界交流。让别人多体会自己的感受。

于若俗心理咨询师

您好,敏感有时候是也是一种优点,我们可以更好的感知他人的感受,能更好的理解他人。但是有时候过于敏感,就会产生多疑、猜忌等不好的感受。您只想要改变自己过于敏感的性格对吗?

您平时跟大家相处中,对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不太友好的眼神,都可能会难受半天,通过别人的反应,您感觉到自己不够好,内心很难过,甚至想哭。能感受到您内心的无助和痛苦。

试想一下,这些说您不好,给您不好眼神的人,她们自己的人品又如何呢?她们对您的了解又有多深呢?我们一生会接触许多人,但是真正能够成为我们的知己的人,只有那么几个。我们无需向每一个人证明自己,也无需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些人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

我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您能够回答。
1、 您在原生家庭中跟父母相处的如何呢?父母是否对您的心理有所关注呢?
2、 您现在在学校和同学相处的如何呢?是否有好朋友?
3、 最近在学业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有时候过于敏感脆弱,可能是我们的心灵受到过伤害,我们一直期望通过外界的人事物,修复自己内心的伤口,这如同饮鸩止渴。当外界的人事物离开了,我们的伤口就会被撕裂的更大。我们应该在痛苦来临的时候,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个痛苦本身,试着去安抚自己,帮助自己修复自己内心的伤口,学会去爱自己,才能让自己强大起来。

芮青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感恩遇见,感谢分享。

通过你的描述,你说你很容易因为别人随便说的一句话就冒出很多想法,觉得别人讨厌自己,随便一个眼神都会让你敏感起来,难过几天,做事很容易烦躁,多疑,这种状态让你很难受,痛苦,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个性,否定自己不够好,这种痛苦的状态迫使你想迅速的改变自己,是吗?

请先跟着我一起来梳理一下:

1.别人随便说一句话你就会冒出很多想法,这些想法包括什么?拿笔记下来,找出负性想法跟信念并使这些信念合理化。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我们先要找到自己对自己的负性认知。
例如:如果我没做好这件事,我就觉得自己很无能。(负性信念)
如果你没做好这件事,可以有很多原因,包含客观跟主观的,就算主观上这次是你的问题,也不代表你可以否定自己这个人,你一定在其它方面有你擅长的事情。不要被别人对你的否定覆盖了你对自我的体验。提升自我存在感跟自我价值感,尽量屏蔽掉旁人的声音,才能慢慢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2.你是从小就是这种个性吗?成长史中有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吗?
你脑子里面的那些声音学会去辨别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来自你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3.理性的看待每一种情绪。
任何情绪都是值得被看见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学会看到情绪的积极面。例如:自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促使人进步的,只有会自省的人才会去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的人格趋向整合。

4.接纳自己。
学会放大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并试着接纳自己的不足。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希望以上能够帮助到你!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