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孩子过分的“看人下菜碟儿”,这事好吗?

匿名  

一直以来对于小孩子“看人下菜碟儿”的现象,各路专家学者褒贬不一。有的说这样不好,容易多重人格、品德不佳,行为不端。有的说这样很好,见风使舵本就是人应具备的情商。

我家孩子就是菜碟儿中的战斗碟儿。才两岁,对每个人就有着大相径庭的态度。比如奶奶溺爱,他看见奶奶就打、掐,我一制止,奶奶就护着孙子。要是一般孩子,在家打惯了奶奶,在外必打小朋友,但我家孩子除了奶奶,从不打任何人,小朋友攻击他时,他会文明抵挡,巧妙化解。

爷爷和爸爸爱抱孩子,他需要抱时就找他们。玩游戏需要玩伴、看书遇到不懂的就找我。吃饭就找姥姥姥爷,因为他们厨艺好。在早教班,也把老师区分的很清楚,对严厉的老师唯命是从、对柔弱老师哭哭啼啼、对漂亮的老师又亲又抱还把自己的零食给老师吃……

在他眼里,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可用之处,奶奶是沙包,泄愤用;爷爷爸爸是梯子,登高用;妈妈是字典,获得知识用;姥姥姥爷是厨师;漂亮的人用来哄;严厉的人不能惹……

其实早在他五六个月我们就发现他这样,没有人教过。并且我是情商比较低,比较正直的人,他天生就这样。不知道这样对他的心理发育好不好。

回答
最佳答案
易玲心理咨询师

嗨,我看到了你是一位很敏锐的妈妈,对于孩子的习性洞察秋毫,能这么细致的关注孩子,我相信孩子也一定能被你照料的很好。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天性,2-3岁左右便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可以顺势发展。将他的潜力最大化的发挥。你的孩子能够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人相处,说明他是个心思细腻,善解人意的孩子,善于与人相处,说明他有着明显的交际力和沟通力,这是与生俱来的非常棒的品质,那么未来我们可以重点培养,让他的优势得以发挥。
同时我也看到了你对于孩子的“看菜下碟”的行为有些担忧。他现在只有2岁,也没有负面的影响,那么你的担忧具体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13个回答
孙凌飞心理咨询师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看人下菜碟”,首先看一下这种现象出现的成因。

这种现象源于一种很多家庭里都存在的教育方式,就是“红白脸”的教育方式。父母双方一个扮白脸,一个扮红脸。或者祖父母扮演红脸,而亲生父母扮演白脸。

在家庭中,教育方向不一致会导致的孩子“看人下菜”。

实际上,在孩子看来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脸谱式的教育,根本没办法让孩子明白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推荐一本叫做《正念管教》的书。

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安雯哲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里服务者安雯哲。
首先,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机灵特别可爱的小家伙!我相信他一定是人见人爱的小孩儿!
假如把“看人下菜碟儿”这个说法换成“察言观色能力强”感觉会不会有所不同?
我觉得“看人下菜碟儿”没有什么对错,重要的是,他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假如他的“看人下菜碟儿”没有伤害到别人并且达到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您会对“看人下菜碟儿”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感谢您的话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王兴永心理咨询师

你好,你家宝宝太聪明了。社会适应能力超优,而且会恰当如分的,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孩子过分看人下菜碟儿,也就是过于依赖别人的评价和态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社交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然而,如果孩子过度依赖他人的态度或评价,可能会导致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缺乏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两岁的孩子还在学习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主要受到他们的生理需求、情绪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好”和“坏”,也没有能力去判断别人的意图和动机。因此,他们可能会根据他们的情绪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次,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当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或行为时,家长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行为时,家长可以耐心地解释原因,并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和改正。此外,家长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规则和界限,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

最后,如果孩子的这种行为持续存在,并且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那么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和方法,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

姚明召心理咨询师

你觉得孩子这么小为人处事就灵活圆滑,不是这么小孩子该有的,所以你担他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正常的,是这样的吗?

孙忠辉心理咨询师

我看到了一个情商超高的小家伙。只是很想知道,当别人说你的孩孑“看人下菜碟”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你会想到什么?“看人下菜碟”和“为人正直”您觉得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匿名普通用户

别人没说什么,看人下菜碟是他明摆着的行为,即便有人说也是客观评价。我觉得为人正直和察言观色不矛盾,但要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上。与人为善是初心,察言观色是途径,看人下菜是策略。

柳娇心理咨询师

能感受到您很关心孩子,对孩子的行为也观察得比较仔细,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妈妈。然而也能感受到在育儿中您有些焦虑和不知所措。孩子的问题往往需要我们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所以很难说孩子的一些特点对他将来的发展是好还是坏,就目前您提供的信息中,没有涉及到孩子的问题行为和问题心理,所以您不必过于担忧。在这里也需要说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的和谐幸福息息相关,在家庭中父亲关系正常和谐,那么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所以您可以更多关注自身心理以及夫妻关系,会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帮助!
感谢信任,欢迎私信!

朱以兵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了你的问题,我迫不及待的看了一下其他人的评论,我想知道这些专家怎么看待,社会上流行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
很显然你是一个正直的母亲,才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孩子的行为好像和你期待的正直有悖,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利益驱使,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好的品格不一定可以带来好的收益,相反很多时候因为正直而“吃不开”,被排挤,一群恶人中间是容不下一个好人的。所以,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被形容成高情商了,我个人非常讨厌玩弄人性的人。下面我就给你分析一下孩子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首先,人出生就有恶的存在,所以小孩子作恶不用教,什么打人,骂人统统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了,相反,想学好,需要父母不断的提醒,责备甚至杖责,父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训练一点好的品格和习惯。小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要外人(包括母亲)不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要冰淇淋的时候你不给他,你就是坏人了。他们判断一切都是以我的欲望是否得到满足为基础,所以孩子是非常自私
在3岁多的年纪,智慧的父母一定不会过度满足孩子的欲望,相反,他们会把决定的权柄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训练孩子顺从的品格。有了顺从,才会为要了几次你才买给他的玩具向你感恩,才不会因为你不买而觉得你不爱,才不会把父母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很遗憾的是,今天很多悖逆的孩子都是从小父母宠溺出来的,要玩具,要手机,要车子,要房子,全都变成了理所当然。父母的付出和辛苦全都看不见。
3岁多的孩子真的太聪明了,不仅仅是你家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喜欢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控制身边的人。他们知道向谁撒娇可以讨到好处,向谁开口可以获得喜欢的玩具。谁可以打,谁可以捏,在谁的面前要老实,在谁的面前即便放肆也没有后果。你是一个聪明的母亲,你已经观察到了孩子的这些情况,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但这些现象都不是好现象,需要父母介入的引导和教导。如何引导和教导,又是一门大学问,建议你阅读《为孩子立界限》这本育儿著作。美国有一个教育学家写了一本书《正面管教》,按照这本书的教养方法,教育出来很多性别都分不清的孩子,有人推荐,建议别看。
盼望可以帮助到你。

匿名普通用户

感谢您的用心回答,认同您独到的见解。我也非常讨厌玩弄人性,一直觉得我们给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心存善念,出于善意。因为我爱他,我不能提他的伤心事,他伤心了我也会难受。而不是他不爱听我就不说,以免得罪他,以后不为我所用。同是高情商,这二者的初心截然不同。
我能看透当今社会浮夸的一面,但也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好品格都是主旋律。因为我的圈子就是这样。
您推荐的两本书我有幸都读过它们的概论,和您想法一致。以后会深入读您推荐的那本。
至于我家孩子,庆幸他没把打奶奶的劲头用在别人身上。我能做到的只有让他对我顺从感恩,管不了别人了。

高文君心理咨询师

你好,孩子的事情您咨询很多人,这个问题对你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可以听你说说看哦。成人的视角和孩子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妈妈如果对孩子觉得是不好的孩子,虽然不表达,但孩子还是可以看到的。亲子关系处理,看待问题的思维角度和模式,可以点我头像预约咨询

何娟心理咨询师

你的孩子面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这给你带来了困扰

妈妈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总是会担心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你的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心理学中,孩子三岁以前需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孩子在这时候是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他们只是想不断的去探索这个世界,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他的反应是与世界互动产生的条件反射

打个比方,爷爷奶奶,那里总有好吃的,所以他饿了就会找爷爷奶奶,在你这里,他总能得到一些知识与玩耍,所以他需要玩的时候和需要学知识的时候就来找你,和严厉的老师在一起会得到一些坏处,所以她就不会愿意与严厉的老师在一起,温柔的老师总能让他感觉到被爱,所以他也会向她们表达爱,之所以喜欢打奶奶,一定是在打奶奶的时候得到了他想要的好处

我看大多数都没有问题,就是在打奶奶这里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教育,虽然奶奶护着他,可是你的态度能让他知道这是不对的

吴静丽心理咨询师

我看到了一个小人精儿啊,听您描述似乎看到了这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孩子,这是进化的结晶啊,是不是经常会有人夸这孩子聪明伶俐?也很招人喜欢?您感觉和同龄孩子比起来还有哪些与众不同?

周小红心理咨询师

看起来,您好像对孩子的性格特点既有赞赏又有担心,比较矛盾。致于这样的性格特点将来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您也有点隐隐的担心是吗?

孩子过分的“看人下菜碟儿”,是把周围的人给物化了,就是说只使用别人有用的部分,而不在乎对方是否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这样的孩子容易养成自恋的性格,很难跟人建立真实的情感连接,自己的内心也是很孤独的。他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把他当个工具使用的。如果他能对周围人和外部环境更多一些信任,会建立起更有情感更真实的人际关系。

我的这些理解仅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愿意倾听您的心声!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