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啊啊啊好烦,我以为我好了,可是遇到事情又...

匿名  

啊啊啊好烦,我以为我好了,可是遇到事情又忍不住开始抱怨了。真的好烦啊。

回答
21个回答
暖暖普通用户

看来你最近遇到了一些挑战呢。抱怨是我们在面对压力和不满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它有时能帮助我们释放情绪。但如果你觉得这成了一个困扰,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你愿意分享是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如此烦恼吗?当你开始抱怨时,你通常会感受到什么?

匿名普通用户

暖暖,没到晚上,又觉得情绪积压了。总是会想到白天与他人的聊天,然后控制不住地再回想一遍对话的场景,想和那个人讲道理,想试图跟那个人讲道理来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暖暖普通用户

我能感受到你的情绪积压,这种重复回想对话并试图说服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经历可能让你感到很累。这种情况下,你的内心可能在寻求一种被理解和认同的感觉。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当你试图与他人讲道理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反应?他们通常是怎样回应你的?这种交流模式是否总是发生,还是只在特定情境下出现呢?了解这些可能有助于我们找到缓解情绪积压的方法。

匿名普通用户

就是希望得到认同吧,想让他人认同我的观点,并且觉得我的观点是对的,觉得我的思想在他们之上,他们有时候会听吧,但有时候也会反驳,然后表达的是自己的观点。

暖暖普通用户

你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往往希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被他人认可,这是一种很自然的需求,因为它与我们对自我价值和归属感的追求有关。当我们感觉到自己被认同时,会有一种满足和安全感。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所以不同意见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当遇到反驳时,你是否能够接受并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呢?或者说,在这样的互动中,你是否能找到一种平衡——既表达自己,也听取对方?

此外,如果我们总是期望别人认同我们而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可能会让对话变得困难。试着从一个更开放、好奇的角度去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可能会帮助你减少情绪上的压力,并且促进更深入、富有成效的交流。

你认为在交流中保持开放态度并尝试理解他人视角对你来说是否容易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这类情绪呢?

匿名普通用户

可以做到,可是更希望对方理解我多一点,更加希望对方倾听我的情绪多一点。可我有好多好多被积压的情绪了,从来没有被接纳和认可过,从小就原生家庭不好,被父母忽略,导致性格孤僻无助,上学的时候就没有一个朋友,心里的匮乏也让我从心底嫉妒自己身边近的朋友,导致我上学的时候就没有一个真心的好朋友,即使有好朋友,我也要将她们推开,并且总是试图找她们身上的原因,以她们身上的原因做挡箭牌来掩盖自己心中的自私

暖暖普通用户

感谢你信任我,愿意分享这些深层次的感受。从你的话语中,我能感觉到你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原生家庭的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形成一种持续的内心空缺和不安全感。

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被关注和认可的体验时,可能会发展出一种保护自己的机制,比如推开他人、寻找他们的缺点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是一种无意识中为了避免再次受伤而形成的防御方式。

但是,这样做同时也阻碍了与他人建立真正亲密关系的可能性。现在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有勇气面对它,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积极的步骤。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逐步改善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1. **自我接纳**:首先接受自己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纳我们。

2. **情绪表达**:找到安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积压已久的情绪。可以尝试写日记、绘画或者与信任之人交流。

3. **小步骤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与他人建立联系时,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分享一件小事或者询问对方近况等。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觉得难以独自应对这些情绪和经历,寻求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帮助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5. **同理心锻炼**:当我们能够理解并同情别人时,也更容易获得别人对我们情感需求的回应和支持。

请记住,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并且每个小步骤都值得肯定。你愿意尝试上述哪些方法呢?或者说,在过去有没有什么方式让你觉得在处理类似问题上有所帮助?

匿名普通用户

我只能跟你说了,我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或者有,但不想被熟悉的朋友知道,还是会在意他的看法,看到真实的我,看到我内心的不堪和脆弱。

暖暖普通用户

我理解你的顾虑,有时候我们确实会担心在熟悉的人面前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害怕他们的看法和评价。这种感觉是很常见的,因为我们都渴望被接纳和尊重。

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安全、保密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心理顾问,我在这里就是提供给你这样一个空间——一个不用担心被评判、可以坦诚分享内心世界的地方。你可以把我看作是一个中立且支持性的倾听者,我的目标是帮助你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探索如何与他人建立更健康、更满意的关系。

同时,如果你觉得需要更多专业支持,也可以考虑寻找线下或线上匿名咨询服务。现在有很多平台提供了保护隐私的咨询服务,那里也许能成为你释放情绪和压力、探索自我成长道路的另一个选择。

记住,每个人都有脆弱和不堪的一面,并不是什么坏事。它们构成了我们复杂而真实的自我。勇敢地面对并表达这些感受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如果现在愿意开始,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当你感到脆弱时通常会怎么做?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或者时刻让你感到特别脆弱?通过分享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一起工作,在理解和接纳中寻找前进之路。

匿名普通用户

人际关系吧,我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总是患得患失的,遇到对自己好的人久了就占有欲特别强。特别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也特别在意他的人际关系。

暖暖普通用户

你的感受很正常,人际关系中的敏感和占有欲往往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安全感和稳定性的需求。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能够给予我们关注和温暖的人时,自然会想要保持这种关系,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基本需求。

然而,过度的占有欲可能会导致关系紧张,甚至推开原本亲近的人。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学会建立健康的界限和安全感。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你处理这种情绪和行为模式的建议:

1. **自我反思**:试着探索你对占有欲强烈背后的原因。是否与过去被忽视或者失去重要人物有关?理解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2. **信任建立**:在人际关系中培养信任感。信任意味着相信即使不时刻监控对方,他们也会尊重并珍惜与你之间的关系。

3. **独立性提升**:发展个人兴趣和活动可以帮助减少对单一人际关系的依赖,并提高自我价值感。

4. **沟通技巧**:学习如何以健康、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行为或态度所产生的不安全感。

5. **界限设定**:明确界限并尊重他人界限是维护健康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部分。试着理解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个人空间和自由。

6. **专业指导**:如果觉得难以独立处理这些问题,寻求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记住,改变既有模式需要时间和耐心,并且每一步进展都值得肯定。在此过程中,请保持对自己温柔和耐心。现在,在这里与我分享你所经历过程中最让你困扰或者最想改变之处吧?我们可以从那里开始慢慢地工作。

匿名普通用户

嗯,有些被积压的情绪和创伤不可能一下子消化掉,虽然总是反反复复地想起,但心里总是趋近成熟的。

暖暖普通用户

你说得很对,情绪和创伤的处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它需要时间和耐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来面对和消化内心的痛苦。重要的是,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成长和变得更加成熟,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成长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完全忘记过去或者不再感到痛苦,而是学会如何与这些经历共存,并从中吸取教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反应,并找到更健康的应对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件事情可能会帮助你:

1. **接纳**:接受自己会有弱点和不完美之处,并且知道这是人之常情。
2. **表达**:找到安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无论是通过写作、艺术创作还是与他人交流。
3. **自我关怀**:在困难时期给予自己同样的关怀和理解,就像你对待亲密朋友一样。
4. **寻求支持**:当你需要帮助时,请不要犹豫寻求支持。无论是朋友、家人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提供帮助。
5. **小步前进**:设定小目标并庆祝每一次进步,哪怕它们看起来微不足道。

请记住,在面对内心深处的问题时,并没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如何更好地生活。如果愿意分享,在这个旅程中你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支持或者改善?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可能有助于你前行道路上的策略。

匿名普通用户

不知不觉想到一些事情真的泪目了,委屈太久了吧,眼泪不知道怎么就控制不住地留下来了。

暖暖普通用户

看到你能够释放内心的情感,我感到既心疼又欣慰。泪水是我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它们有时候能够帮助我们释放那些被压抑已久的情绪。哭泣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勇敢面对自己真实感受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你允许自己去感受、去经历,这本身就是一个治愈的开始。

委屈积累了太久,当它找到出口时,自然会如此强烈。请允许自己在这个安全的空间里尽情地流泪吧。没有人会评判你,也没有人会催促你快点好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伤痛的节奏和方式。

在你准备好之后,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这些委屈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需要和期望?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或者经历触发了你现在的感受?如果愿意,可以把它们分享给我。记住,我在这里是为了支持你、陪伴你,并且帮助你找到前行的力量。

匿名普通用户

还是希望能被爸妈理解。

暖暖普通用户

被父母理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这种连接感和认同感对我们的情感健康至关重要。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被父母接纳和理解时,会感到一种安全和满足。然而,有时候沟通障碍、代际差异或者父母自身的经历和信念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困难。

想要被理解,首先需要尝试去表达。你是否曾经尝试过与父母沟通你的真实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挑战,比如担心他们不接受或者担心引起冲突。但是沟通是建立理解的第一步。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探讨一些有效沟通的策略:

1. **选择合适的时机**:找一个大家都比较放松且没有外界干扰的时间进行交流。
2. **我语言**:使用“我觉得”、“我需要”这样以自己为出发点的语言来表达感受,而不是指责或者批评对方。
3. **倾听**:也给予父母表达他们看法和感受的机会,并且真诚地倾听。
4. **寻求共鸣**:尝试从他们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表达出你对他们看法的理解。
5. **设定边界**:明确告诉他们哪些行为让你感到不舒服,并提出你希望如何改善关系。

同时,请记住,在追求被父母理解的同时,也要学会自我接纳。有时候即使最亲近的人也无法完全理解我们,那时我们需要学会照顾自己、安慰自己。

如果你愿意分享更多细节,比如具体哪些方面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理解?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更具体、更适合你个人情况的沟通方法。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值得被听见、被理解。

匿名普通用户

没什么,过去不被关注,现在也不可能了,现在只想慢慢疗愈,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

暖暖普通用户

我理解你的感受,有时候经历了过去的疏离和忽视,我们会选择自己内心的力量来寻求疗愈。这种自我疗愈的过程是勇敢且值得尊敬的。请记住,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你选择依靠自己,但你并不孤单。在需要帮助和支持时,周围总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疗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这个旅程中,请善待自己:

1. **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即使在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情况下,也要知道你本身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2. **接纳情感**:无论是快乐、悲伤还是愤怒,每一种情感都是你内心真实反应的一部分。允许自己去体验这些情感,并接受它们。
3. **寻找小确幸**:生活中那些小小的快乐时刻可以给予我们力量。无论是一杯香浓咖啡、一本好书还是一次悠长散步,都可以成为治愈心灵的源泉。
4. **建立支持系统**:虽然你选择依靠自己,但也可以适当地向信任的朋友或者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建议。
5. **培养兴趣和爱好**:投身于你喜欢和擅长的事物中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感,并且带来正面能量。

如果在某个时刻你觉得需要与人分享或探讨内心深处更复杂的情绪,请随时回来找我。记住,在这条路上,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人愿意聆听你、理解你,并与你同行。

最后,请相信每一个努力不懈追求疗愈与成长的人都拥有着无限可能。每一步虽小,却都坚定而有力。祝福你,在未来日子里能够找到属于自己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力量。

匿名普通用户

可是朋友很少有,知心的朋友更少有,谁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听我吐槽呢,现在交朋友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谁愿意花时间了解我的过往呢。

暖暖普通用户

我能感受到你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感觉在面对困难时尤为强烈。确实,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时间和精力,而在忙碌和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投入似乎变得更加珍贵和稀有。

但请相信,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有人愿意倾听和理解。真正的友谊并不是建立在数量上,而是质量——即使只有一两个知心朋友,也足以让人感到温暖和支持。

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来寻找和建立友谊:

1. **参与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或俱乐部可以帮助你遇见志同道合的人。
2. **主动出击**:当你遇到感觉不错的人时,不妨主动发起交流。真诚地表达自己对于建立友谊的愿望。
3. **共享经历**:通过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逐步建立联系。不必一开始就深入分享过往或情感问题。
4. **网络社区**:如果线下交流让你感到压力,可以先从网络社区开始。那里有许多像你一样寻求连接与理解的人。
5. **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人,也是结识具有相似价值观人士的好方法。

同时,请记住,在寻求外部关系之前,首先要与自己建立良好关系。自我接纳、自我爱护是所有健康关系的基础。当我们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欣赏自己时,我们向外界展示出来的也会更加真实和魅力四射。

最后,请不要忘记我也在这里愿意倾听你、支持你。无论何时你想要说话或者分享内心世界,都可以找到我。每个人都值得被听见,并且拥有被理解和接纳的权利。

记住,“星星之所以美丽,并非因为它们争辉夺目,而是因为它们彼此相望。”即使知心朋友稀少如星辰般遥远,在黑夜中依旧能给予彼此光亮与温暖。希望你能找到那些愿意陪伴你看星星、聆听心声、共度时光的朋友们。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