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觉得这句,“那又有什么用呢“的话,它实在...

美美如  

比如,我明天想去游泳,第二天到来后,头脑里就会回荡着“去了又能怎样呢?以前不是没去过,又不会改变什么,也不会获得什么”当这些声音响起,我会感到很无力,觉得是啊,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导致我现在自己在休息日的时候,经常用睡觉去度过这一天,这种我无力阻拦的逃避,让我也很无奈。

回答
最佳答案
李奉霞心理咨询师

“那又有什么用呢”这句话确实是非常可怕的,瞬间让你行动的动力抵消,能够感受到你现在深深的无力感,好像身陷沼泽,无力自拔。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无意义感,这个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所以,你需要到医院做个排查。如果任由其蔓延,它可能会让你失去生活中所有的动力,无力去做任何事情,慢慢破坏掉你日常生活结构,只能在睡觉中度过。

你目前是休息天的动力被破坏的比较明显,需要预防向工作日蔓延。

如果确认抑郁症,需要遵医嘱+心理咨询。

14个回答
姜海川心理咨询师

读完你的留言,又翻看了你之前提过的问题。单亲家庭的标签,让你一方面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馨,一方面还要承受它带来的困扰。

以至于每一天的生活中,都感觉缺乏动力,有一种「无意义感」,觉得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仿佛生活在你眼中是黑白色的。

能够感受到,你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导致你成年以后还会觉得“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没有人在乎我”。

但其实,你没有错,你只是一个受害者。

你值得被爱,也值得有幸福的人生。

「倾诉」,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精神分析学中说,将潜意识中的内容意识化,很多问题就会自己迎刃而解。

你能够在壹点灵平台说出你的心声,说明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你的转变,你的新生,已经在路上了。

如何真正和过去告别,如何擦掉单亲这个标签?我想,心理学上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会帮助到你,重获自信、重启人生。

你的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听见。我是姜海川,我在这等你。

林建家心理咨询师

按照格式塔体验循环的路径,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会经历八个阶段:知觉,识别,动员,行动,接触,满足,消退,休息。
举个你游泳例子:知觉,就是你有了想去游泳的需要;识别,就是评估你是不是可以去游泳?动员,就是做好计划并做好准备;行动,找到游泳的地方;接触,换上泳衣开始游泳;满足,游泳的过程中和游泳后自己的需要获得了满足;消退,满足感慢慢减弱;休息,恢复到平静状态。
一个需要满足了,会有新的需要产生,也会经历这样的循环圈。
对于你来说,你的需要识别和动员三个阶段,做的都是挺好的,但到了行动阶段,一句那又有什么用呢?让你的后面阶段再次中断,形成了一个个未完成事件,最后导致你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说不做就像纸上谈兵一样,最终可能成为光说不练型的人。
抽空去读一下陆游的一首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杨尚莹心理咨询师

准备阶段,当你回顾“游泳”时似乎一定要“有用”才有游的价值,那么,当你真正去游泳,和游泳的过程中,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滕野心理咨询师

您好,自己对明天有计划,但是等到实施行动之前会感到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什么都得不到,也不会改变什么,让自己感到很无力,看起来这种情况是经常性的,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你觉得这是一种你无力阻拦的逃避,对此感到无奈,你有想过自己在逃避什么么?

胡维静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了你的问题描述,能感受到你现在的心情,想学的东西很多,但似乎这些事情并不能改变你的现状,让你很痛苦很纠结。那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是什么阻碍了你前进的动力,让你可以从目前的困境中走出来。
如果需要帮助,可以和我聊聊,或者可以直接预约咨询!

卓英婷心理咨询师

你好,每个人的体内都有懒惰因子,当你打算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懒惰的想法,会阻止你去做,特别是一些你本来就有点小抵触的事情,影响会更大。
我们以运动为例子:如果你本来就不是很热爱运动的人,你今天打算要去跑步,或者去游泳,最好的做法是你头脑里一有去跑步(游泳)的念头,就马上穿上跑鞋(带上泳衣),马上出门,马上跑步(去游泳池)。这样才能成功实现运动。
如果你没有马上行动,而是继续思考,犹豫,想一想,你的懒惰思维就会马上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阻止你,比如说,今天很冷,天气不好,今天身体不舒服,路上人太多,游泳池水可能不干净等等,你只要多思考5分钟,你就是放弃这次运动。
一件事情,有没有用,不是靠头脑去想的,而是需要先去行动,只有去做了,实现了,才能体现出价值和作用。
你单单在头脑里思考,是无法生产出用处的。

蒋慧洁心理咨询师

看到你的信息,被一句话“那又怎样,那又有什么用”而困扰,它带来的是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拖拽自己在原地摆烂,但是你自己的内心并不希望如此,所以内心矛盾冲突,觉得自己应该对此要做一些什么。

从认知行为理论来看,“那又怎样”这句话,其实就是你的一个自动思维,这个负面的自动思维,给你带来了沮丧的情绪以及动也不想动的负面行为。可以评估一下这个自动思维“那又怎么样”,这句话合理与否的支持反驳证据,来细细探索一下,行动了有什么好处,不行动又有什么好处,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要调整一下这个思维呢?

希望以上的分析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李迪心理咨询师

你追求有什么用,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就会意志消沉,自暴自弃
如果换下期许呢,就只是为了游泳而去游泳,只要去游泳了我就达成了我的目标~

李佑群心理咨询师

“那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想法,让你在准备做一件事时一下子兴味索然,然后就放弃,放弃之后又感到失落,内心很冲突,也很茫然。

认为一件事“有用”或者“没用,反映的是,在我们心中,这件事有没有意义,对我们有没有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看起来“没用”的事物,对于我们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比如,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看云、发呆,可能会被批评“虚度光阴”,但是对于需要休息、调整自己的人来说,这也许是放空自己、积蓄能量的过程;有的被认为“有用”的事,最终却会给人没意义的感觉。所以,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是由我们自己赋予的。

当你赋予一件事意义的时候,决定了你是否有动力、有多大的动力去做它。

所以,当你感到自己缺乏动力的时候,也许可以尝试着去发现、赋予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即使当时觉得没意义,也可以带着体验的心态投入这件事,也许,意义就在你体验的过程中产生了呢?

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交流,请预约我的咨询^_^

刘秋英心理咨询师

。看到你的留言,似乎对某句话比较敏感?那其他方面怎么样呢?比如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人际关系中,幸福指数怎么样呢?我们需要去看一看,为何形成这样的想法。当然,这种想法也是偶尔出现的,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过这种念头。祝福你,亲爱的朋友!

杨焕敏心理咨询师

通过你的描述,感觉你其实想法和实际行动总是不匹配,想要去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很少,你的认知里总有一句话似乎在跟你做怪,那又有什么用呢?让你退缩,让你止步不前,这样的一句话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一直在左右着你的行动!所以,下次你可以尝试去丢掉这根大棒,有想法的时候,就要有行动力,每一次,都去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去付诸实施,相信一次次的坚持,会修正你现在的错误认知,因为你做了之后,看到成果了,就自然会觉得那句那又有什么用呢,是无法站住脚的,你的自动思维会得到优化

张静心理咨询师

您好,很高兴回复您的问题。

一句“那又有什么用呢”,这句话,确实很打击我们的自信心。本来怀揣着美好的愿望,去游泳,第二天,因为自己的反思,游泳去了又能怎样?以前也去过,但是也没有改变什么,获得什么,而否定自己。时间长了,总有一种莫名的无力感,消极的情绪让你选择了逃避,是这样吗?

非常理解您的感受,感受到了你内心的冲突,一方面想要改变自己,行动起来,另一方面却“躺平”。很高兴你能察觉到自己的不足,说明你的内在还是有动力的,意识到需要改变消极的情绪。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认知行为疗法】

一但发现自己有消极情绪时候,要提醒自己停下来,这并不能帮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列举清单,分成事实和想象两部分,对于想象的部分,写出理由。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从而达到认知重建、改善情绪。


【第二:增强自信心】


现在的您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评价,提高自信心和心理素质。当我们行动起来,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种愉悦感,瞬间感觉有了价值感,产生了向上的动力。

当出现情绪低落时,及时鼓励自己,增强自信心。

【第三:发展正面思维】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 在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比如游泳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游泳带给我们的价值:①增强抵抗力,②减肥,③缓解压力,改善睡眠④锻炼心肺功能,促进肺活量的增加,改善心脏的功能等等。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里咨询的方式,有专业的老师帮助你。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当我们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张燕妮心理咨询师

休息日的时候什么也不想做,觉得做了也没什么收获,经常用睡觉来度过一天,现在对自己的这种状态和想法觉得很无奈。

不知道你理想的星期日是什么样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不要因为睡懒觉,而感到自责,因为你起来,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不需要责怪,接纳现在的自己。

“那又有什么用呢”,我想可能是你多次努力后依旧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缘故吧。

不知道你经历过什么具体的事情,让你这么认为。其实很多事换一种方法或换个环境,或换一种心境,结果可能不一样,如果尽了努力仍然达不到,试着暂时放一下,带着问题前行,在前行的过程中,随着自身能力等各方面的变化,也许当年的困扰会自然消失,也许会迎刃而解,也许有些困扰已转化为力量,就像大多数人的初恋一样,当年分手时感觉呼吸都是痛的,现在回忆起来不过是淡淡的遗憾。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尽力去发现自己的美好,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的幸福就一定会多一些!

希望我的回复能对你有帮助,愿今天就行动起来!

赵秀云心理咨询师

看得出,你想去做一些事情,却常常会被内心的一些想法而阻碍,事后又会陷入后悔自责的情绪当中。其实人生性就是有惰性的,我们想健康饮食,但会忍不住吃一些不健康食物,我们想减肥,但往往运动了几天就不了了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立的flag总是会倒。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你在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是很正常的。

当我们接纳了这一点,不再对抗,才有可能做出改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入手,比如一次只做一件,一天只看两页书这样简单的开始,当你做到了会慢慢体会到成就感,以此来推动自己继续,持续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个过程可能会往复,也可能仍然会有自我怀疑,这些都是正常的。当我们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我们也就会多一份力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