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共情能力太强了导致别人的压力别人的复杂的...

面如傅粉的安和  

共情能力太强了导致别人的压力别人的复杂的情绪别人的负能量想法都能影响到我导致我内心非常非常的压抑,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准确的方向我该怎么办!?

回答
10个回答
薛惠心理咨询师

你好,也许你需要觉察 ,与别人之间的边界感 ,重新确定自己的中心地位

面如傅粉的安和普通用户

谢谢老师[大笑]

刘靖心理咨询师

你好,感觉你似乎比较容易受别人情绪和评价的感染和影响,这样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心累。要减少这种影响,需要将一部分外部评价转向内部评价。建议找一位专业人士,帮助你减少外部评价,增加内部评价。

面如傅粉的安和普通用户

谢谢老师[大笑]

哈哈哈哈♀️普通用户

小时候爸爸妈妈抱着我去算命,算命的说我是富贵闲人命,将来不必辛苦劳碌,只需安然闲坐自有人手捧票子送上。。。
现在我长大了,不得不感慨,这算命的可真神算得真准啊。。。这不,又有人送钱给我了,我美滋滋地接过票子,放在了。。。脚边的破碗里。。。

面如傅粉的安和普通用户

朋友谢谢你看了你的笑话我真的很高兴[大笑]

厉莉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厉莉,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共情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共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共情能力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同时对人的人际关系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掌握好度就会容易让人陷入您所描述的负面情绪,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有没有想过勇敢的去表达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给身边的人增加些许共情的机会呢?不要把深厚的感情埋藏在自己的心里给自己内心徒增烦恼,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您并不需要去拯救全人类哦。

共情能力可以让我们的社交变得更轻松,共情能力强的人往往心思细腻,也会容易敏感,也要学会控制、排解。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刘辉心理咨询师

你好,共情是让人能够看到别人的感受,可以快速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这本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特质;只是,如果共情时不能区分:事件、感受和内在渴望,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了共情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失去了共情的目的和意义,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
你如果感受到自己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波动所影响,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开关,在不确定能够把握方向的时候不要轻易启动自己的“共情”能力
同时,有方向的培养自己的情绪压力和目标强化能力,让自己有方向有力量的面对人际关系,让自己的共情力为自己的未来加分添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祝福你越来越好!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小窗私聊

徐根强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徐根强。
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在刚刚走上咨询师岗位的时候,我也面临和你一样的困惑,有时候“感同身受”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带个你理解、情感传递和共情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好,也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情绪困扰。
一点小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首先,定期梳理自己的情绪,可以试试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每天在睡觉前把不良的情绪缓解出去;其次,建立合理的情绪倾诉甚至是宣泄渠道,可以通过与朋友、家人诉说的方式或者日记、运动等进行情感交流和宣泄,在治愈别人的时候也治愈了自己;最后,共情能力是一项很好的品质,合理的理解和正视自己的能力,用好同理心,做好情绪疏导,希望您能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如有任何疑问可以私信。

王宇洪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王宇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从你的问题我了解到,你说你的共情能力太强,导致别人的压力别人的复杂的情绪别人的负能量想法都能影响到了你。导致你“内心非常非常的压抑”,你也在尝试用你的方式去抗衡,但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在这里一起探讨一下解决的方法。

共情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能力,但是共情太强会“疲劳”,也就是像你说的,出现各种令你压力大的情况。但是我们要知道:

1.想“共情”却不被影响是不可能的;

也许,你应该先观察自己是怎样被影响的我们常常期待这样一种理想状态:既做到共情,自己又不被影响,这本身就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预期:与其追求理想化的“不被影响”,不如先来观察自己是如何被影响的。
这个观察,其实就是在倾听他人的时候,拿出一部分的精力来捕捉自己的念头和反应。当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被卷入的过程,也就逐渐有了跳出它的能力。

2.敷衍式共情:糊弄不可耻,还有用放下“要帮对方解决问题”的执念;

要知道,大多数人就是为了倾诉,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很可能倾诉者本人都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解决就更不可能了。这个时候,可以尝试下敷衍式共情。
简单重复对方最后一句话,或者简单回应以下句子,比如:“嗯嗯,是是是”“你说的有道理”“我理解你的感受”“对对对,太让人生气/难受/沮丧了”“这不是你的错”……
为了防止对方询问你解决问题的方案,你要尝试先把这个问题抛给TA,先于TA提出,“你准备怎么办?”或者坦诚地说自己不知道。

3.发觉自己开始“机械共情”时,停下来;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听这个人说下去,或者只是在机械地做出“我理解你”的姿态时,停下来。“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即使是对于专业助人的咨询师,也无法做到完全的共情,更不要说普通人了。不要把“共情”当成一件必须要做到的任务。“无法再听这个人说下去”是共情疲劳的一个明显征兆,没有倾听作为基础,任何共情都是虚伪和浮夸的。这代表着倾听者需要暂时离开这种情绪的漩涡出去透口气了。

4.谨慎给出建议;

还是上文提到的,很多时候,倾诉者本人都还处于情绪中,搞不明白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时候,与其盲目地给建议,不如了解更多信息: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他做了什么?你自己觉得呢?怎么能让你好受点?
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倾听就好了,而这些问题,恰恰能帮当事人理解自己的问题。

5.划分人际关系圈层;

把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共情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能力,你不需要时时刻刻使用它,把它用在对你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上。 划分人际关系的优先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以自己为核心,按重要程度把你的人际关系分级,把它放在一个日常可见的地方,提醒自己要按顺序给出自己的共情。首先是自己,然后是重要的家人、朋友,依次类推……

共情是一种珍贵的能力,前提是你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理解和处理他人情绪的工具。“感同身受”是一件奢侈品,它需要饱满的能量、准确的理解力,和一点点机缘和运气。在共情别人之前,先照顾好自己。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如有任何疑问可以私信。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