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18岁,女孩,总是被愧疚感包围,感觉自己...

匿名  

我是一个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我们家在一个三线城市里,爷爷奶奶都有退休工资,每人一个月四千
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他们很爱我,我也很知足,可是,他们总是喜欢跟我哭穷,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特别爱笑的女孩子,经常和朋友们大笑,吃到路边摊上爱吃的东西都会感觉到无比开心。
但是我每次很开心的时候,奶奶都会说,家里穷,你要节省,我和你爷爷天天吃面条,剩饭,都是为了供你。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的开心是错的,是建立在他们的痛苦和牺牲上。
奶奶还总是给我诉苦,跟我讲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怎么被人看不起的,讲的还很细节。
我高中的时候,已经不敢花钱了,不敢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时为了省钱,在食堂早上中午都吃一元一个的包子,晚上不吃饭。可我还是觉得好愧疚好愧疚好愧疚,感觉如果他们没有我,或许会过的更好。
现在我是准大一,和我玩的朋友有的烫了自己喜欢的发型,有的染了喜欢的颜色,有的买了喜欢的衣服,有的买了护肤品养皮肤。
可是我,在家玩手机,奶奶家说,
“我开着空调一天几十块钱,让你玩手机的?”
我昨天买了支十几块的眉笔,感觉又乱花钱了,好难受
前几天爸爸要带我去烫头发,都预约好了,我本来很开心,可是后来我又说不烫了,因为感觉是在乱花钱。
昨天同学聚餐,明明AA下来一个人五十,可我还是不想去,因为觉得爷爷奶奶在家那么节省,我却出去聚餐,太没良心了,太不懂事了。
我之前觉得,不出去社交,不花钱就没关系了,可是就连在家玩手机都会被说花电费,现在我都是开风扇,感觉不配吹空调了,玩手机也是在浪费生命。
怎么办,快要窒息了

回答
最佳答案
李文华心理咨询师

你好!首先祝贺你已经成为一名准大一新生,9月即将开始与高中很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非常理解你现在几乎窒息的感受,对爷爷奶奶深深的愧疚感,一方面让你非常懂事、体谅爷爷奶奶的辛苦和不容易,另一方面让你变得非常自责,总认为自己拖累了爷爷奶奶,因而在花钱上有极大的负罪感。

听起来,这种愧疚感主要来自奶奶的诉苦和说教。不确定的是,在花钱上,要带你去烫头发的爸爸,是怎样的观点呢?爷爷又是怎样的看法呢?相信综合爸爸和爷爷的观点,你会对自己的愧疚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

必须要说的是,受限于本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阅历,奶奶可能还没意识到,在你即将独立开始大学生活的眼下,她以往对你的方式要做一定调整了。因为18岁的你,不再是以往那个小孩子,而是一名要【对自己负责、越来越独立】的成年人了。

“我开着空调一天几十块钱,让你玩手机的?”,从奶奶这句话,听起来她似乎期待你更多关注一下她本人,比如,陪她说说话,帮她做做家务什么的。对此,你是怎样的看法呢?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以上回复能够帮助到你。衷心祝愿你 早日走出困扰!

12个回答
张莹华心理咨询师

抱抱你,真的很心疼你,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影响我们一生。我们的情绪、认知和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可以和我说说吗?希望能够帮到你。

解秋菊心理咨询师

您好,很能理解您这种心情,这种感受很不舒服。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当我们能够完成分化,即跟内在父母的分化,他是他,我是我,他的快乐与痛苦跟我的快乐与痛苦无关。这样就能够无内疚的快乐、按自己的方式来生活。

他快乐,我能够为他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双倍的快乐。他的痛苦,我里解他,是他的认知和行为、情绪让他痛苦,这个跟我无关。

在你的描述中,你说爷爷奶奶跟你哭穷,当你开心的吃着好吃的时候,他们就来扫兴,跟你说不能这样。你慢慢的把这种方式内化成为自己对自己的方式。

当你开心的时候,那个内化的声音就出来了,你不能开心,这样做是对内在父母的不忠诚,他们不快乐,自己快乐是不被允许的,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样的内化声音,你怎能快乐起来?你的内疚怎么可能不存在?

所以,需要分化。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芦善刚心理咨询师

你这种感觉,典型的反映了你爷爷奶奶那一代人他们经历的苦日子,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的那种匮乏感。所以他们把勤俭节约等同于生命,把浪费等同于威胁到生命的一种行为。
这是由于他们刻到骨子里的这种恐惧感,在见到现代人消费时,他们就非常的恐惧,他们不光担心自己,也会担心他们的下一代会被饿死。
所以我的感觉是试着去体谅他们,然后你再修通自己。

焦金一心理咨询师

亲爱的你好, 首先,我理解你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担忧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认知行为疗法可能有助于你调整负面思维和情绪。以下是一些认知行为疗法的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识别负面思维:注意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当你感到愧疚或焦虑时,记录下具体的负面思维,并问问自己这些想法是否真实和合理。

2. 挑战负面思维:一旦你识别出负面思维,尝试找到证据来挑战它们的真实性。例如,你可以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是家庭的负担,以及是否有其他因素导致你感到无法开心。

3. 替换负面思维:一旦你挑战了负面思维,尝试用更积极、合理的替代思维来取代它们。例如,你可以告诉自己,你的存在给予了爷爷奶奶快乐和意义,他们也愿意为你提供支持。

4. 实践自我关怀:不要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虽然家庭经济有限,但也要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和关怀,毕竟你也是值得被呵护和照顾的。可以寻找一些经济负担较轻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例如DIY护肤品、自己剪发等。

5. 沟通和理解:与爷爷奶奶坦诚沟通你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了解你的内心世界。同时,试着理解爷爷奶奶对节省的担忧和意图,与他们一起探讨如何平衡家庭经济和个人需求。

最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和宽容,不要过度责备自己。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并不代表你的价值和能力。记住,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过程,你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未来。如果你感到压力过大,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他们能够提供更具体的帮助和指导。祝福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和幸福!

曾志云心理咨询师

你好女孩,很有缘看到你的信息。通过你的描述,我能感受到你平时花钱的心情,觉得花钱就是自己的不对,本来花钱是想让自己得到开心的,不仅没让自己快乐,还反增加了自己内疚,觉得对不起家人。这种感受不好受,如果奶奶爷爷爸爸知道了,相信他们也不愿意看到你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的。

女孩,你说自己开心的时候,奶奶说,家里穷,和爷爷吃面条剩饭,都是为了供自己,所以感觉到自己的开心是错的,是建立在他们的痛苦和牺牲上。自此,你就不敢花钱了。

你是因为害怕自己做错,所以不敢花钱了是吗?根据认知行为理论,影响一个人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评价。即你对花钱这件事,有害怕做错的情绪,不是花钱这件事导致的,是你对花钱的看法/评价导致的。

因此,想要摆脱自己花钱的负罪感,我们可以觉察,让我们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看法/评价。觉察:如果自己花钱是错的,是建立在他们的痛苦和牺牲上的,你内心会怎么评价自己?

然后,我们再回忆一下,当时奶奶哭穷的目的,是想说自己花钱是错的?还是想借哭穷,让你花不必要的钱,或者少花钱?如果奶奶知道了,因为她哭穷,会让你从此有花钱的愧疚感,会让你为了省钱,早上、中午只吃一元的包子,晚上不吃饭,她还会那样说吗?

提供以上信息,希望能你缓解你愧疚感。祝你早日从负面感受中脱离出来。

张妍心理咨询师

你好,抱抱你,感觉你现在的情况还蛮严重的。

当你开心的时候,奶奶就跟你哭穷,说她和爷爷天天吃面条剩饭,就是为了你,让你感觉自己的开心都是错误的,感觉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们的痛苦和牺牲之上。

高中时吃一元一个的包子,晚饭不吃,还是觉得愧疚!感觉他们如果没有你,或许会过得更好。你把错误怪在了自己身上。甚至觉得没有你更好。

买了十几块的眉笔,又开始觉得难受。

50一人的聚餐,因为自责,还是不想去。这多少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不出去就不会花钱,那就在家吧,被说花电费。

感觉快要窒息了,因为你一直在自责,一直在退步, 现在你还可以往哪里退呢?

根据CBT认知行为疗法来看,你从童年一直延续至今的经历(经验)决定了你的观念,而你的观念又决定了你的情绪。

可以试一下CBT认知行为疗法,聚焦于你眼下的问题,可以较快地解决你的问题。

刘红心理咨询师

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爷爷奶奶也很爱你,只是他们可能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受过苦,所以希望你能够节俭。但是因为你内化了这种观念,这反而成为了你生活的一个束缚。对待长辈,我们不要想着转化他们,而是嘴巴上哄着他们,而心理上要和他们划开界限,这样你才能活出开心的自己!

李迎春心理咨询师

好像你再去满足自己的一些欲望和想法的时候,爷爷奶奶会通过你在浪费钱的方式来阻止你去享受。体验那些快乐。与此带给你的感觉是我是不值得去享受的,我是不配的。
这次似乎会让你产生很多的羞耻感。在日积月累的时间里面。你认同了爷爷奶奶的一些说法。满足自己是不对的,可耻的。

李雪玉心理咨询师

您好!
感受到你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对待自己,存在对金钱深深的恐惧和焦虑,所有跟金钱有关的活动严格限制自己.
尤其最近的经历的几件事情,促动了你内心很大的不配感和低价值感,从你的文字里,我大概梳理了3个诱因:

1.在空调房看手机被奶奶说浪费空调费用,

2.想和爸爸去染头发又担心花钱放弃了,

3.计划和同学聚餐,AA制的情况下,不舍得花50元,

这3个事情叠加在一起,让你觉得自己情绪受到很多影响,花钱的罪恶感一直出现在脑海中,你能主动在踏入成年队伍时,意识到它对你的影响,看得出你是一个非常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孩子,这是一种非常强的自我察觉能力。

在这里,我们一起看下你的成长经历,父母的分开,你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他们对金钱的节约态度一直影响并强加给你,让你觉得家庭的经济非常困难,你的成长缺乏了父母的支持和协助,没法从父母哪里感受到价值,面对过去这个缺失,我们无法去改变,但是我们有方法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比如:
首先:从小的方面起改变自己的消费理念,比如这次考上大学了,可以买点小额的礼物满足自己,在小成本范围内让自己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我要上大学了,我允许每个月用什么额度来支出,满足自己的小愿望,

2.在放假的时候,试着去参加一些兼职工作,让自己去体验付出和获得的这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去体验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3.疗愈家庭带给你的内伤和低价值感,比如当奶奶开始唠叨钱的时候,跟奶奶正面的表达你的想法,并且在家庭中找到其他人的支援,比如爸爸想带你花钱时,抛开你的顾虑,大胆的去吧,你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希望以上能帮助到你.

何国英心理咨询师

亲爱的感觉你是一个很善良,很懂事的小女生。无论是在饭堂吃一碗一个的包子还是买十几块钱的眉笔都舍不得。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你是一个特别懂事,又特别会体谅家人的小女生! 但是过分的懂事,会让本应快乐的童年增加一片阴暗的云朵。听说过快乐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吧! 所以童年还是应该快乐一点。
至于爷爷奶奶,他们上一辈是在社会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长大的。而你们是在社会资源极其丰富的环境下长大的,你们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你不应该承受他们成长时候匮乏带来的后遗症。虽然爷爷奶奶现在是在节衣缩食的,在供你上学。但是你长大以后,大学毕业以后你也可以找工作,有工资以后也能够孝敬和孝顺爷爷奶奶的! 所以青春正是绽放的时候,适当的在,不影响家人生活和生存的条件下,适当的绽放一下是可以理解的。家人也应该是支持和理解才对! 当然,大学时候暑假,寒假你也可以找一些暑期工来连接一下社会,挣到钱还可以给爷爷奶奶买礼物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崔爱萍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了你的成长经历,真的心疼你,本该花季少女,无拘无束,阳光快乐,现却内心不敢有过高的欲望,日常的一些活动和行为,也都能让自己处于愧疚、自责状态中,抑郁,痛苦,委屈,迷茫,无措,现想从这个让人窒息的状态中走出来。

爷爷奶奶在他们当年的时代,物质资源匮乏,养成了节俭,不浪费的行为习惯,他们的这种生活和行为模式已经固化,很难改变。

他们用节俭的方式教养你,让你做个懂事乖巧的好孩子。这种方式本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你现在出现严重愧疚感,主要来自他们教养节俭的时间点及行为方式不合适引起的:
一是,每当你因为美食或漂亮的衣服等开心的时候,他们让你节俭,不要瞎花钱,这类场景多次重现,就强化了你,让你无意识形成了,我开心,我就瞎花钱,我就对不起爷爷奶奶,我就不是好孩子。
二是爷爷奶奶不合理的诉苦,其实他们的退休金,可以让你们三人生活得不错,但他们长期的诉苦,让你真的认为,爷爷奶奶是真的穷,养你不易,你若花钱,就会产生愧疚,就对不起他们。

在这样的长期教养下,你就形成了,你若花钱,就是个不节俭的孩子的想法,心生愧疚。

那我们现在探讨下,你这个想法会给你带来哪些影响?不敢吃喜欢吃的食品,不敢买化妆品、漂亮的衣服、不敢去烫发、不敢去聚餐等等,已经影响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时期之前的你,那时还没多大感觉,但现在的你,已经认识到这样下去会让你崩溃的。

那如何调整这个想法来帮助到你呢?那就重新给节俭定位,
你长大了,你也意识到内心的欲望与你不想花钱想法的冲突,你有多种正常的需求:美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学习的需求、生活适当改善的需求等等,都需要花钱,这些钱都是合理的需要,满足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不是浪费的行为。

同时建议将你的不良感受以及带来的影响,和爷爷奶奶爸爸说说,让他们对你的合理需求能理解并支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祝学业有成,开心快乐

刘建惠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咨询师刘建惠,看了您的描述,内心也像您一样纠结,一面作为一个花季少女,想将自己打扮的美美的,想和同学们一起畅谈一起挥洒肆意的青春,想在爸爸同意的基础上享受下,您要求的在您的同龄人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场景。一面面对的是扶养您长大的爷爷奶奶,在爸妈离婚,您孤独无助的时候安慰你呵护您,给了您一个家的人,要求您节约同时自己也舍不得花销的长辈,他们这些要求看起来也有道理。所以在其中的您左右为难。对此我有个比较奇怪的建议,您觉得不对可以不去尝试,请您将一周分单双号安排,单数号只想着快乐,满足自己,双数号就想着抚慰老人的心情。到了周天,就让自己歇歇,什么都不要想就好了。您尝试一周看看,若是仍旧有困扰,可以预约时间找我聊聊?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