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是产后抑郁症么?

漠然  

自己生完宝宝三个月了,感觉自己很脆弱,月子里是婆婆,跟婆婆合不来,出了月子跟婆婆她们一起住,还是各种矛盾,然后现在三个月了,因为在家待的烦,所以带着宝宝来我妈这,在这住了半个月了,突然觉得已经出嫁的自己在娘家就是个外人,我宝宝更不用说了更是外人,自己是不是产后抑郁了,有时候觉得活着没意思,但是舍不得我的宝宝!!

回答
12个回答
何怡新心理咨询师

抱抱,安慰一下。很多新晋妈妈都经历过这样的时期,都体会过类似的感觉,不要轻易拿一顶产后抑郁的帽子给自己。现在确实是比较脆弱的时期。

张英心理咨询师

我能体会你的心情,你们可以不跟你婆婆住一起。你跟你婆婆是因为你的老公才和她有关系的,住在一起,肯定有不少摩擦。

郑明志心理咨询师

吉林省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 微信群上的聊天记录如下,请查收。


志愿者宋 19:19
产后抑郁,有没有针对性的疗法或方法呢?

张 19:21
@宋 药物十心理治疗

志愿者宋金珠 19:23
@张 张院长,心理治疗哪些疗法更有针对性

张 19:24
主要看看她病情怎么样

张 19:25
如果比较重的话,要先停止哺乳接受药物治疗

张 19:27
心理治疗主要还是支持心理治疗,认知治疗为主

志愿者宋 19:27

这个轻重不好评估.比如心情不好,闲孩子哭闹,与婆婆不和,总是哭,似乎只是情绪波动

张 19:37
还是尽快调整吧,要不对产妇身体也不好

周云心理咨询师

你好!能感受到你的痛苦和无奈,但很多刚生产后的妻子,从原来父母的宝贝女儿,一下子转变角色,成了别人的妈妈,在这段转变角色的时间里,既要精心照顾好小婴儿,还要处理与婆婆的关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很有挑战呢。不知道你的这些感觉有没有好好与爱人倾诉与沟通?当我们情绪上有压力、不舒服时,我们需要他人的陪伴与理解,让你的情绪有宣泄的出口,以及调整好的指导等等。
另外,提醒你,虽说自己觉得情绪是有低落焦虑等体验,但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这样做不利于状况的改善,反而会加剧心理压力。如果你觉得需要陪伴与专业指导,欢迎打搅。

缪婷婷心理咨询师

很多新手妈妈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因为你多了一个身份,这个新的身份让你的情感变得敏感,尝试和你身边信任的人多聊聊缓解压力,如果你的丈夫愿意了解帮助你,那是最最好的。

余丽心理咨询师

你现在是觉得在婆家和娘家都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让你很无助,你丈夫知道你此时的内心感受吗?

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你的感受和体验会传给给你的孩子。

找朋友或者支持者倾诉,会让你感觉好一些

初婧心理咨询师

对于女性而言,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情绪不稳定,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等,需要自我安慰,自我放松,保持充足睡眠,不必在乎婆婆的言行,有事让丈夫去沟通,过一段时间会好的。

唐春玲心理咨询师

产后抑郁只能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并去解决,可以找到专业咨询师聊聊,可以帮助你更有力量处理,

林芬芳心理咨询师

我也是一个新手妈妈,我非常明白产后的心理,有时候是因为刚生完小孩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体内激素不平衡导致新手妈妈比较敏感,容易想的比较多,如果需要你可以向咨询师求助,让我们陪你一起走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杨怡心理咨询师

产后激素分泌会不仅影响情绪,而且影响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看待问题的感受。与婆婆之间有习惯差异,以出嫁女儿的身份回娘家住,这些在此时给你的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激素分泌变化影响的。多想想家人对你和宝宝的好,看看宝宝的可爱模样,看看老人对宝宝的喜爱,让自己高兴一些。另外,建议全母乳喂养,宝宝的吮吸会让产妇分泌更多“多巴胺”,有改善情绪的功能哟,这是宝宝给妈妈的爱的回报。

阮倩男心理咨询师

你好,一个女性从怀孕到分娩的过程非常的漫长,在这个过程中,情绪的变化起伏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从怀孕到分娩女性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会影响到情绪的反应,同时因为长时间的照顾宝宝可能会影响睡眠,休息也会让自己的情绪状态不那么好。长时间的与社会不接触自己的一些关注点都会在家里或者自己身上很容易导致对于某些事情过于敏感,或者把整个事情放大。所以先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等身体状况允许的时候尽快投入到工作和生活,我相信对你的情况会有所改善,如果你真的担心自己是否有产后抑郁的话,建议去专门的医院找医生确诊一下

张莹华心理咨询师

调整心态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即使在更恶劣的环境,也能学会关心和照顾自己,平衡内心的真实需求。可以关注我图像,考虑个人成长咨询,分析我们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即使在更恶劣的环境,也能学会关心和照顾自己,平衡内心的真实需求。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