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拖延症怎么办

一场意外死亡  

拖延症怎么办,,到头来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现在干着急也到了睡觉时间了

回答
最佳答案
史佳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史佳,很高兴参与您问题的探讨。

看到你到了睡觉时间,但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你一定很焦急、自责、无奈是吗?
其实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有拖延的现象,这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不知道你拖延的事情是什么?
你一般都会在哪些事情上拖延?
你是怎么看待拖延的?
你曾经都采取过什么措施去应对拖延呢?

拖延症指的是很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感觉自己做不了,迟迟不能行动。
拖延症的原因可能有:
1.完美主义,做事追求完美,以致耽搁了期限。
2.低自我效能感,存在畏难情绪,觉得事情难度很大,自己无力克服,就迟迟不去行动。
3.做事缺少规划,没有时间管理的意识,总是做紧急的事情,而忽略了重要的事情。

如何应对拖延呢?

1.尝试接纳自己的拖延。
如果一直与自己的拖延对抗,那么会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而不能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如果接受我现在有这种情况,尝试去理解内在的那个小孩,去看见他,感受他,理解他,抚慰他,很可能拖延会有不小的改善。

2.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可执行的计划,设置最后完成期限,记录感受。
只有任务十分明确且可执行的时候,我们才不会轻易给自己找到拖延和退缩的理由。
正式开启任务之前,我们可以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并为每个小任务规定时间。先不管完成的效果是否完美,先让自己务必要在最后完成期限之内完成。
完成之后,给自己适当的奖励;若是没有完成,把这次拖延记录下来,开启下一次的小任务。
全部任务完成后,一定要回顾整个过程,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观察自己的感受。
记录下自己每次拖延的理由后,我们总是会神奇地发现,每次拖延的理由总是迷之相似。理由用得多了就是借口,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想要改变就不难了。

  3.降低完美主义倾向
很多人都有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冲动,所以就会不断去想,不断去想怎么把这件事做好,我先准备吧,一直处于准备当中,却没有时间去做。所以,你要立刻开始做,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在行动的过程中慢慢调整自己。就像写文章一样,先写出第一份比较粗糙的草稿,然后后期才能慢慢修改,不断完善。

  4.养成马上试一试的习惯 。
真正要准备开始做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有太大的思考空间,因为等到你坐下来想的时候,很多的负面情绪会在你的大脑中产生,你会想,要不待会做吧,要不明天做吧,这些情绪会导致你产生拖延。
所以,你可以以一种很轻松的心态对自己说:好,那我就先试一试看。其实,等到你真的开始做的时候,拖延也就慢慢消失了,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拖延,都是开始于做这件事之前。

感谢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启示,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

4个回答
郭玲玲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郭玲玲,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拖延症的诱发因素
环境因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拖延者往往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个人因素:个人的性格特点如慢性子、完美倾向或对自己要求非常高,有些患者会根据任务难度、奖惩时限、任务的厌恶程度、非理性的观念来拖延推迟任务的完成。
拖延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
1.改变认知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有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2.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3.增强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
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田晓雪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田晓雪,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相遇。

看到您描述的问题说自己经常拖延,什么也没做就到睡觉时间了。内心也感觉很着急,但是行动上做不到。非常可以理解您这样的感受,也能感受到您的焦虑和担心。其实在生活中拖延是一种人们身上普遍的现象,遇到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往往会自动选择【逃避的控制策略】,但这种策略只能带来一时间的解脱,过后又往往会因为当时没有完成而产生一些后果。您能感觉一下是什么心理导致了你的拖延吗?是出于自己对这件事的不自信?想要寻求暂时的舒适选择了逃避而不去行动?又或者是对自我要求太高了,总是怕自己做的不够完美?

一、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
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说,拖延可以被看作一个症状表现,症状背后可能有很深的心理意义或复杂的心理动力。我们可以先从以下4个方面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原因:
1.【非理性的观念】是拖延症背后的心理原因之一。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回避失败的动机高于追求成功的动机,他就会以拖延的方式跳避失败,比如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害怕失败的人口能会选择用拖延的方式放弃这个任务,但是追求成功的人会努力争取并且想要完成这个任务。
2.缺乏自信和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或者以前经历过失败导致失去了自尊心,就很容易产生逃避心理。自信在心理学上也叫【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个人觉得自己能完成某件事的能力。
3.完美主义同样也是拖延症背后的心理原因。完美主义分为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积极的完美主义者会积极寻找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水平,但是消极的完美主义者就可能用拖延的方式来逃避、避免自己失败。
4.拖延症背后的心理原因之一还有焦虑心理。在离规定期限较远的时候,拖延可以让人内心的焦虑感减少,但是随着任务期限逐渐接近,拖延症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心理,感到恐慌和紧张。

二、改善拖延的几种方法
处理拖延首先要做的还是离不开行动,大脑其实分不清什么是计划和决心,什么事真正的行动,有时候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大脑就会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行动的张力就被消减了。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拖延了,就要逼迫自己先行动。继续一项任务总比开始的时候要简单,只要开始做了,之后换回的就可能是一天比一天舒服自在。
1.经常问自己一句话:“我现在做的是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这是“非死不可”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经验,他非常忙,却从不拖延,每年都能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计划,靠的就是这句简单的话。
2.设定真实可及的目标。很多人的拖延为是因为将自己的目标制定得太大了,那些难以企及的高标准压得人无法行动。如果有一个大目标,可以再将大目标分成几个连续的小目标,每一次小目标的完成都会增加你的自信心。
3.做事情时,把你的关注点放到过程上,以过程为导向,积极关注自己在过程中取得成果,学习到的东西,获得的成长,并且去挖掘自己在过程中得到的乐趣。当你在过程中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快乐时,你会觉得那个过程本身即是结果,过程即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4.坚持列出每天的计划和每日总结,不要让时间荒废,按照清单执行然后做总结,每周复盘及时做调整,让自己在计划中行事,渐渐也就有了掌控感。
5.分清主次,把要做的事情分好优先级。分类: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者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类,依次完成。分解: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
6.固定时间,养成习惯。在固定时间段安排自己去做指定的事,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就会习惯在这个时间自觉的去做这件事。在一个时间段专注于一件事也能越来越觉得游刃有余,轻松完成,自然信心也越来越足。

最后,去做吧!及时开始没做到也要多鼓励自己而非否定自己。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感谢你的信任,祝一切顺利。

黄晓佳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黄晓佳,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社会的很多人拖延症。吃饭会拖延,学习会拖延,约会也会拖延。甚至只要拖延症“患者”只要能够去做的事情,都会被加上“拖延症”的后缀。“拖延症”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身体疾病,也不会是心理疾病,更形象的说算是社会文化气氛影响下一个人性格、行为准则上的一种扭曲变化。

治疗拖延症,首先要了解它是怎么形成的。其实“拖延症”跟“完美主义”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先来说“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通常表面自负、内心自卑,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很少的去肯定、赞美鼓励自己。正是因为他们事事追求完美,会因为一些事情的不顺利跟不完美去逃避他们,就导致了他们主观上的一种错误选择理念。

对付拖延症有以下的方法:

第一.降低目标
拖延症者一般去干什么事情都会因为拖延而失败并放弃,但是也因为“完美主义”他们拥有极高的期望和要求,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换用小目标或者降低目标难度的方式来缓解“拖延症”,不要对事物有太高的期望,内心要有接受结果不满意、过程不完美的心理准备,放平心态,在心里告诉自己:“随遇而安,自己已经做的更好了。”对于那些目标极高的人,这样做还会给自己带来或多或少的自信。

第二.拒绝受挫。
其实算是“降低目标”的一种版翻版改进,可以找一个特别容易完成的目标,然后完成后从中得到成就感跟愉悦感。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个能力不足的教师,你教高中生会很吃力但是你可以去教初中生,你拒绝得到因为能力不足而可能受到高中交际圈冷嘲热讽的机会,这样你将会得到成就感与愉悦感。

第三.学会承受。
前面两种都属于“减少对方攻击力”的方法,而这个算是在”增加自己的防御“。你可以去找比自己专业强的前辈学习切磋(提前告诉你没他厉害),找别的睿智的人请教谈论问题。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小事很多,关键是自己哪怕鼓足一丝丝勇气,也要去学会接受失败。

第四.挑战自己(长跑、极限运动)。
这不仅仅是在锻炼身体而已,长跑是锻炼耐力和心理承受力的极其高效的一种方式。实在坚持不下来,算好自己的坚持时间,然后下次就试着去超越这个记录。能够鼓足勇气去挑战极限运动的,注意安全,不要勉强。

第五.核心:认识上的醒悟
所有的方式总结下来都抵不过这个核心方法,只要在根本上认识了自己,学会接受自己。以上的方法都不提倡。当你清楚的认识到你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不太合适的,你就不会拥有“拖延症”。

人不是生下来或者习惯下来就会“拖延”,许许多多的因素都会影响。“完美主义者”在不断失败又不敢去接受的整个过程中变成了一个习惯性逃避的LOSER。生活并没有错,世界改变了我们,我们还是要改变自己去继续追随世界。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度人不能度已普通用户

一样。。。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