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不敢在学校交朋友

匿名  

中度抑郁焦虑,怕同学因为自己的病疏远,怕自己的心态影响到别人,同学主动交流也不敢去回答,怕他们是因为病情才愿意接近我,又害怕自己一个人…

回答
最佳答案
高家玮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你的描述中提到了自己由于有中度抑郁焦虑,既担心同学因为知道自己的病而疏远,又担心同学因为知道自己的病才愿意接近,这种反复纠缠的感觉无论谁都会感到不舒服。不过,我认为你提到了一个最关键的地方——“害怕自己一个人”,我想正是对于这个念头的焦虑才是导致上面心态纠结起因,你认为呢?

几点思路,仅供参考。

一、识别
我不知道你提到的“病”是已经去精神科确诊了没有?如果的确确诊,现在有在服药吗?医院和学校同意你能继续上学,从你自己的感受来说,目前这个状况是稳定住了吗?我希望你能明白一点:在一天24小时内,可能有一部分时间我们会陷入到“病症”中去,这时就需要通过药物或者认知干预进行调整;还有一部分时间我们是和普通的人一样的,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发展正常的社交。所以,我们可能需要做的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让自己区分开当下的情绪是处在“病症”中还是正常情况下。
一个比较简便的办法就是他人参照,比如同学邀请你一起参加游戏时,你感到很紧张焦虑,想到:他们是不是为了照顾我假客气,不是真心的。这个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个同学以前和自己玩的时候是不是真情实意的,或者你观察过的他邀请别人以及和和别人游戏的时候是否是真情实意的。如果是的话,你就可以告诉自己:没有关系,我现在可能只是处在了“病症”中,这不代表我不被人喜欢,也不代表我没有能力去开展人际交往。当你真的和这位同学全情投入地进行游戏或者其他活动时,你会发现刚才紧张焦虑的情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离开了。

二、试验
对付人际交往抑郁焦虑的情绪以及造成这种情绪的歪曲认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试试看。现在邀请你对能设想到的或者经历过的人际交往中各种场景进行罗列,当出现其中的某一种情境时,你会怎么想,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用一个表格尽可能详细地写出来。我知道这有些麻烦,但是对你克服现在这个问题是会有很大效果的,从这里开始不如就试一试吧。
我们把所有的人际交往模式都列完后,分成三类,分别是“积极结果”、“中性结果”、“消极结果”,然后你可以根据结果的严重程度、场景出现的频度、负性情绪强度综合打个分,做个排名,列出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优先进行试验调整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动力去做这些试验,同时也能让自己从各种负面情绪中跳脱到使用理智逻辑方面,目标导向更加明确。
试验的具体步骤我建议还是循序渐进,比如你现在最大的困扰是:当同学们下课在一起聊八卦,自己在旁边既想靠近去,又不敢靠进去,低着头,玩自己的笔,内心十分纠结,最后鼓足勇气,打算凑上去时,上课铃响了,大家都散了,这时你就感到了无与伦比的沮丧感。做这个试验的话,你可以先从熟识的好友、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当发现和你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正在隔壁桌讨论一个你也有兴趣的话题时,你可以先把头抬起来注视着他们,如果感到焦虑抑郁,就用腹式呼吸以及前面第一点的识别方法让自己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当你感到差不多时,再可以靠近一点他们,不急着插话,可以先离他们近一点,同样用前面的技术让自己感受好一点;一般情况下,朋友们发现你有参与意愿时也会邀请你谈谈看法,或者你直接在感兴趣的点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开始也许声音有些轻,也会有些断断续续,没关系,说完你就多笑笑,观察一下大家对你的反应;如果让你感到没什么威胁(这里你可以具体一下什么样的情况对你而言是威胁的,比如明确的言语嘲笑、很不高兴的表情、离开现场等等,或者是所有人都这样还是只要有一个人做出这样的举动,换言之只要和前面预设的不一样那就都算作“没什么威胁”),你就可以继续在下一段讨论中发言互动,让自己的声音语态也可以逐渐自然起来。整个试验结束后,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复盘一下整个过程中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再进步一点。
需要提醒的是,既然是试验,那就肯定有成功有失败,所以试验是不做一次的,一般都会要求十次、二十次,根据总的结果来得出结论。当这个试验完成后,你继续下次可以在人更多、不是太熟悉的场景下继续扩大重复试验。反复验证,一直到你可以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和哪些人在一起在哪里做什么自己会比较舒服,和哪些人在一起在哪里做什么自己无法适应。这样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社交区域和在哪里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朋友们的喜爱了。
做出计划、开展试验、确认结果、复盘总结,不断循环,这是管理学上的PDCA模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行为试验。

三、暴露
看得出来,其实你核心的负面情绪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病耻感”,担心自己的“病”会在人际交往中让自己处于低自尊的地位。所谓“病耻感”,一部分来自于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的保守、固定的反应,即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另外一部分是自我的耻辱感,患者不满自身所处的疾病状态的一种偏见,自己感到耻辱、见不得人。所以我们是非常有必要就这点来展开工作的。
同样的,针对对外部的偏见的焦虑,你可以把你所有担心的部分都写下来,越具体越好,然后我们针对每条担忧进行分析。如果你的担心为真,最糟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证据支持吗;最好的结果会怎么样,又有哪些证据支持吗?最可能的结果会怎么样?怎么做可以面对糟糕争取最好。
不知道你的心里是期待朋友们知道你的“病”还是不希望他们知道?或者是不是只希望有一部分人知道就够了,其他人就不用知道。老实讲,有时候很纠结很犹豫,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认,如果因为得知自己“病”了,朋友选择和你分道扬镳,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证明你们有缘无分,总比哪天对方在你没做准备的时候提出来因为是你的“病”才选择不做朋友时,对你的冲击要小一些吧。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有朋友得知你“病”了,更加关心你,让你分不清他是真的想和正常的你做朋友还是想和“生病”的你做朋友,那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两个你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你。你依然可以在这个关系中表达你的诉求:这里不舒服、那样做还OK……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让朋友也可以在这个关系中成长,认识到对方真正喜爱的是真实的你还是“生病”的你。怎么告诉他们呢?我想可以通过写信,或者给自己拍一段自传的方式挺不错的,不妨试试看。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第三人,比如父母、老师等,这些大人们对同学做心理教育效果也挺不错的。
另外一个来自对于自我的“病耻感”,那就需要你用正念去接纳它了。这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谁的身上没有一些秘密呢?不要把“病”当做是你的标签,而只需要学会和它共存就好了。你想想全国那么多身患疾病的人,每一个都会把自己看得那么不堪吗?比如外观残疾的、甚至近年来新冠被阳过的。如果要是把所有的病都算进去,我不相信全世界有人从来没生病过。所以,对于这方面我的建议是你可以自己给自己写信,也可以和在如医院或别的渠道认识的“病友”们组成一个团体共同来鼓励、面对。

以上的三个方面,希望你能予以反馈。但是,不知道你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对你的所有“病”我都打了引号。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是这只是你的一种心境和感受,并没有达到医学上对病症的严格标准,或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误诊。心理疾病很大的判断依据是来自于量表评测,而量表往往是对最近一两周的心理反馈,如果最近刚好遇到个什么过不去的坎,正郁闷着,学校有发了一份普查的量表,你填下来觉得自己是中度抑郁焦虑,这种情况让你产生了错觉,继续在负面的情绪里游走下去。你觉得有这种可能吗?不过对于那些识别、试验和暴露的方法,无论是真病还是假病都是能适用的。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

4个回答
刘知亮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刘老师,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焦虑可能是因为你考虑的事情比较多,想得多、担心的多,所以会有焦虑情绪。现在这个社会生活压力比较大,有焦虑情绪也是很常见的现象。不要认为自己焦虑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我相信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都有焦虑情绪,只是程度有些深一点、有些浅一点。
勇敢的去回应同学们吧,不管他们是真心想和你交流、还是想帮助你,那都是一份同学情谊。勇敢的去交友,最坏的情况也就是回到现在的状况,一个人享受独处。如果好一点的情况,就是通过交友获得三五好友,是不是?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好运!

史新慧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史新慧。
如果你感觉特别痛苦低落,要去当地正规医院心理科、神经内科或者精神科检查治疗。感到你有很多担心,放松下来,和同学正常相处就好。坦坦荡荡就好。寻找一个你觉得舒服的距离。
如果你愿意,可以私聊我,或者预约我的咨询。

秦金伟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里服务者秦金伟,,很高兴为您解答。您是一个善良的人,不希望自己影响别人,很能理解您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有抑郁焦虑的时候,只是程度不一样,也有到一种不可莫名的程度。通过人际交往,我们能从朋友身上获取能量,比如他们有焦虑的时候,也有一些应对焦虑的方法。
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们这样想,都觉得自己不够 完美,那么都不去交朋友,是不是都没有朋友这个词了。其实你交朋友,你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她的优点和缺点,因为我们都不同,我没在一起,才把生活弄得精彩丰富。
同时,我们这一生都是来体验不同得体验得,我们可以按照自己得想法,尽可能得多交朋友,体验每个朋友给我们带了不同的感受。

林静仪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林静仪,很高兴有机会为你解答。

看完你的文字表达,能感受到你内心想交朋友又怕自己心态影响到别人的那种渴望又矛盾的心情。
从文字上能感受到你的善良,自己抑郁焦虑了还想着别人,怕自己的心态影响别人,孩子,你真的太为人着想了。
从文字上同时也看到你有太多的想法了,你的行为一直受到你的想法影响,以导于自己一直不敢与任何人交朋友。
心理学上把你的这种想法叫【投射】,从你的文字上理解,你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的投射中。
孩子,你或许尝试下转变自己看这个想法的角度试试看看,也许你的心情会不一样喔。
比如,你写到“怕同学因为自己的病疏三心怕自己的心态影响到别人,同学主动交流边不敢去回答”
那可不可以这样看这样想“同学们真好,知道我现在的心情比较低落主动过来跟我玩,跟我聊天,我要好好珍惜这份友情”你试试看看,这样你的内心感受是不是不一样了?
还有你写到“怕他们是因为病情才愿意接近我”那可以尝试这样才看“他们知道我的病情也过来接近我,真的是非常好的同学”你看这样想,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好很多呢?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活在我们的投射里出不来,你可以尝试学着内观觉察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当发现不对时,要尝试抽离出来进行沟通验证,那么会发现很多不合理的信念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及行为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点帮助,祝福你!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